中钢协:推广钒微合金化技术
2012年08月10日 10:29 1150次浏览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分类: 相关新闻
随着我国钢铁产能增长,钒的使用量也不断提升。尽管是钒资源和生产的大国,我国钒业发展却面临着诸多问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吴建常在日前召开的钢铁工业协会钒业分会2012年理事扩大会议上表示,我国钒市场存在供求失衡、产能过剩的问题,钒产品大多以初级产品为主。未来应该大力推广钒微合金化技术,生产高品质的含钒钢,促进钢铁品种结构调整。
资料显示,我国是钒资源和钒生产大国,共有18个省和自治区有钒矿资源,钒资源主要以钒钛磁铁矿和含钒石煤形式存在,资源储量约3600万吨,占全球钒储量的35%,居全球第一位。到2011年,我国钒制品的年产量已达到6.5万吨,约占全球年总产量的48%。除了钢铁工业中的应用外,钒还是航天航空工业中钛合金的重要添加元素,而且被认为是未来核反应堆的替代材料。其他钒产品如钒电池,是目前发展势头强劲的绿色环保蓄电池之一。
据了解,我国钒产业面临着市场严重供过于求,产能过剩突出等问题。对此,吴建常表示,我国生产的钒产品大多以初级产品为主,出口的也是大量原料性产品,而发达国家已经把钒资源作为战略物资保护起来。因此,我国应该大力推广钒氮微合金化技术,生产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含钒钢。
“在我国,钒在钢铁中的应用比例达到钒制品总量的90%以上。”吴建常表示,钒能显着提高并改善钢的性能,V-N微合金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一定社会效益与间接经济效益,促进了建筑用钢的结构调整,降低了资源消耗。
吴建常指出,我国虽然是钒大国,近年来钢铁产能的增长也带动了钒的使用量,但钒在我国钢铁中的消耗水平仍然远远低于西方国家,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这说明我国钢材品种的质量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应该加强钒微合金化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应用,促进我国钢铁品种的结构调整。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