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厂海外找矿全面开花

2009年09月01日 9:48 482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从“钓鱼”到“养鱼”
  在2009年全球铁矿石市场供大于求的背景下,铁矿石谈判仍进行得非常艰难,显然超过了很多人的预料。究其缘由,中国钢铁业集中度不高、进口秩序混乱固然是一大因素,而国内钢厂海外权益矿过少、无力打破三大矿山垄断格局则是另一大关键。
  业内人士指出,与FMG达成“中国价格”,只能算国内钢厂追求自身话语权的起点。在此背景下,三大钢企齐向海外找矿的意义不言自明。除了三大钢企外,首钢、华菱等也都有所斩获。
  不过,纵观中国钢厂2008年末以来的海外资源收购,可以发现多集中于澳大利亚,特别是西澳地区。
  “这与澳大利亚较为开放的投资环境有关。但过分集中于此,被否的风险也会逐步增加。”北京钢联资讯总监徐向春表示。目前,澳大利亚的反对党已经以中国公司收购为题,向“中国味”浓厚的陆克文政府发难,这无疑给中澳双方后期的合作增添了一些不确定性。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国内钢厂以“投资地域多元”来抵御被否风险方面的意识正在提高。在武钢的收购对象中,出现了甚为少见的加拿大企业,并且公司还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寻求开发机会。
  宝钢方面,据内部信息显示,近期先后有蒙古国前总统和相关矿业公司CEO造访,双方还就加深合作以及铁精粉进口等事宜进行了洽谈。而所有这些合作对象,都是中国在铁矿石进口上的非传统区域。

[1] [2][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毋宁秋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