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焦信贷分化 地方金融机构或受损
2009年08月20日 9:13 3124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史进峰
农信社受影响较大
当地人行一位人士介绍,上半年全省贷款基本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少量投向焦炭企业的贷款基本集中于全省为数不多的几家大型焦化企业。
但企业大并不等同于贷款安全。
经过前几年的产业整顿,中小型的焦炭企业基本被淘汰。目前仅剩的几家大型焦炭企业基本形成上、中、下游齐全的产业链,即煤矿、焦炭、生铁、钢铁的产业链。齐全的产业链为煤焦企业变相申请贷款提供了条件。
上述人行人士分析,大的煤焦企业,其上游的煤炭和下游的焦炭、电力是捆绑在一起的。因此,企业很有可能以电力项目名义贷款,然后将贷款投向焦炭。随着金融危机爆发,焦炭价格大幅下挫和产量剧跌,这部分不良可能会重新显现。
不过,这一说法遭到部分商业银行人士的否认。
山西建行公司业务部负责人介绍,建行对煤炭客户的准入有自己的一套标准;标准随着地方政府整合煤炭资源的进程不断调整,总体上主要支持中央及地方国有大煤矿。同时,建行实行名单制管理,能进入这个名单的焦炭企业客户并不多。
事实上,因受金融危机所累而关停的焦炭行业,对农村信用社等地方金融机构影响最大。
2008年底是金融危机对焦炭企业影响最深的时候,大量煤焦企业限产或关停。截至2008年9月末,山西孝义市正常经营的煤焦企业共计23家,已实行减限产措施的共23家,9月份以来柳林县67个煤矿中63个陆续停产。
山西建行公司业务部负责人介绍,建行对煤炭客户的准入有自己的一套标准,能进入建行客户名单的焦炭企业并不多。
同时,农村信用社对煤炭企业发放了大量贷款,贷款风险上升,对农村信用社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部分农信社投向煤焦企业的贷款不良率高达67.2%。
然而,数据显现的仅仅是农村信用社的显性损失,还有大量隐形损失无法统计。
据当地人行人士介绍,2007年左右的投资潮中,很多中小银行或者农信社以别的名义将贷款投向了焦炭行业,这部分不良可能有所增加。
不过,当地银行业人士对焦炭行业仍然保持乐观态度,近期焦炭价格的持续上涨对焦炭企业也是一个利好。
[1] [2]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