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私采稀土地下链条揭秘:稀土林地倒卖盛行

2011年09月13日 13:59 967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稀土


  在小镇通往山区的弯曲山路上,大型装载车来来往往,驶过之后,扬起长长的烟尘,久久才散去,在这条路口,远望群山,天是蓝的,山是绿的,但山顶却是秃的。
  记者通过村民的指引来到一处据安西镇不远的稀土开采点。
  站在这座已经开采一半的稀土矿的上方,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个挖得很深且面积很大的巨型大坑,这就是非法采矿者用钩机挖成用来洗矿土的地方,大坑内用树枝掩盖着坑底,而与矿坑相连的是很多用水泥砌成的排水沟直通山下,但在这座矿厂里面并未见到有人前来进行开采。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最近信丰县一直秋雨不断,使得矿厂没法正常运营,矿主早已把开采出来的矿和开矿所用的引料都收起来,等天气一好就会重新搭建工棚,继续开采。
  “建设一个小型的稀土矿只需要几十万元,而目前一吨稀土原矿的价格就将近20万,那些私自开采稀土矿的老板几个月就能把成本赚回来,开采完这个稀土矿这位矿主至少能赚上几百万。”安西镇的秦先生告诉记者。
  秦先生在当地也曾经跟别人合伙私自开发过稀土矿,一谈起稀土他显得格外兴奋。
  据秦先生介绍,由于当地的稀土矿都以离子形态吸附在泥土内,在当地开采稀土矿并不是很复杂,只要用钩机先在山上挖一个大坑,然后在坑的下面打一个洞,贯穿整个山体,直通山脚下,再在山脚下挖一条收液沟用来收液,这就能开始开采稀土矿了,首先把含有稀土矿的泥土注入引料硫胺加上水,通过贯穿山体的管道六道收液沟里,收到的化学液体里面就含有稀土矿,然后再加入另一种引料草酸,就能沉淀出稀土金属,但是有化学物品经过的土地上就不会再生长植物。
  记者又调查了几处刚开采完毕不久的稀土矿,同样发现山体已经被破坏得千疮百孔,与周边的绿水青山形成鲜明的对比。


  稀土林地倒卖盛行
  想要开山挖矿,首先要有山头,在稀土私下被疯狂叫卖的同时,也发展出新的“倒卖”品种——稀土林地。
  一位此前曾开采过稀土矿的人士向记者表示,要想在当地开采稀土矿,就得想办法弄到含有稀土矿的林地,而这些山皮只能从当地的村委会手中承包。
  据了解,自从2004年江西省实施林权改革以后,以前村民手中的林地变成集体用地,这使得稀土老板在承包大片林地的时候可以直接找当地的村委会,比起林地属于个人的时候承包起来要方便得多。
  记者找到一位村民了解行情,他介绍说,当地有稀土的地皮都以不同的价格承包了出去,稀土矿含量高的山皮每年1000多元一亩,稀土矿含量低的山皮则几百块钱一亩,承包时限从5年到40年不等。
  据一位开发过稀土矿的人士表示,当地有钱的老板,能买下几座山头,但不一定都用来自己开采,有的会再以高价倒手给下一个买家。
  这位人士坦言,自己以前就花8万块钱买过一片山皮,由于近期国家监管比较严,他并未用来自己开采,而是用钩机把含有稀土矿的土块挖开,然后把这些土块卖给那些开采稀土矿的老板,而8万块钱的成本两个月的时间就挣了回来。
  据记者了解,由于当地大多稀土山皮都承包给了个人所有,所以,就滋生了稀土矿盗采的巨大空间。只要能私下从这些承包山皮的人手中买到地皮,就能用于私自开发。
  对于拥有稀土矿采矿权的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来说,虽然手中掌握着采矿证,但以后若想自己开发那些已被承包出去的山皮,不得不高价回收。
  由于赣州地区稀土矿区多在山区,这给当地政府监管查处此类现象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但在巨大利益的牵动下,赣州地区稀土盗采现象和黑市交易现象叠出,这更加需要当地政府加大监管。

[1] [2]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