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龙重工十年:“南征北战”并购发家史

2009年07月28日 9:33 487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说这话的是一位在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建龙集团”)一位工作多年的中层,他见证了建龙集团的创始人张志祥南征北战收购钢铁企业,甚至向上下游产业链拓展的历史,如今的建龙集团,已经成为一家集资源、钢铁、造船等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企业遍布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浙江、北京、湖北、四川等省市。
  “南征北战”
  1994年,27岁的浙江人张志祥辞去上虞土产公司的公职创办了忠祥实业公司,并迅速发展到绍兴、杭州、上海、南京、北京、天津、唐山等13个省市自治区,五年后,他开始介入钢铁产业,租赁经营唐山遵化钢铁厂,2000年3月买断该厂,并更名为唐山建龙实业有限公司(下称 “唐山建龙”)。
  唐山建龙,也就是建龙集团的前身,此后,张志祥与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在旅馆邂逅,两位浙江人一拍即合,不久,郭广昌就把3.5亿资金投入唐山建龙,收购了唐山建龙30%的股权。有了更多资金的唐山建龙迅速扩张,在唐山、承德、宽城等地并购了多家钢铁类亏损企业,经过改制,这些企业成为当地企业的龙头。
  对于张志祥并购后的整合能力,从吉林建龙的发展就可见一斑。2001年4月,通过租赁吉林市明城钢铁有限公司而成立的吉林建龙还是一片荒凉,三年后就依靠不含税销售收入近30亿元,利润总额5.6亿元,上交税金1.487亿元的业绩,位列吉林省的民营企业第一名。
  张志祥并不忌讳自己的扩张战略,他曾经承认,并购重组不仅是建龙的扩张模式,更符合当前国家对钢铁行业整合的思路,一方面对分散的小企业进行整合,一方面实施产权结构调整。而对于建龙多年来快速发展的原因,张志祥也总结为,一是避开同行业同质化的竞争,二是提升建龙钢铁的产业链,三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在收购重组钢铁企业的同时,张志祥也在通过一系列的收购重组、投资新建矿山,向产业上游拓展,2005年1月,建龙集团收购了吉林省属最大国有企业吉林冶金控股集团50%的股份,吉林冶金旗下的企业包括全国最大碳素行业生产企业吉林碳素集团公司;全国最大的铁合金企业吉林铁合金集团;全国第二大镍金属企业吉林镍业金属集团公司;吉林最大的黄金生产企业吉林省黄金矿业公司。
  到2008年底,建龙已经拥有已探明各类资源储量16.61亿吨,分布于河北、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山东、湖北、新疆、青海、云南等省份和自治区。预计到2010年资源占有量将达到50亿吨,销售收入达50亿元。
  此外,建龙还在浙江、山东打造了三个造船基地,产品以出口船为主,并在去年成立了航运公司,又在下游进行扩张。
  到2008年底,建龙集团共拥有控股子公司17家,总资产319.81亿元,根据建龙集团网站上的介绍,预计到2010年,建龙集团控股企业的合计产钢规模将突破1800万吨,按照这一产量计算,建龙集团可以跻身于中国钢铁企业前十强。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