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预制棒依赖进口成中国光通信发展瓶颈

2011年07月26日 10:28 424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不仅如此,互联网演进推进了宽带化发展,移动网换代、物联网应用都促进了宽带化发展,而宽带化的发展都对光线光缆产生了巨大的需求。
  市场分析称从2009年3G集中建设以来,我国国内年度招标量每年保持在8000万芯公里以上,预计2011年全国总需求将保持在9500-10000万芯公里之间。而当前中国光纤总需求约等于全球总需求的50%,中国市场仍将对主流的光纤光缆厂商有重大的影响。


  光纤预制棒成为光通信发展的“瓶颈”
  “虽然我国光纤光缆需求旺盛,光纤需求在全球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核心技术——光纤预制棒的发展还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通信光电缆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慕成斌表示。
  光纤预制棒技术是制作光纤、光缆的重要基础材料,被誉为光通信产业的“皇冠上的明珠”。但是我国光纤企业拉丝用的光纤预制棒,有60%-70%都要依靠国外进口。
  “中国消耗了全球光纤预制棒的近一半市场,2010年中国需求量是3000吨,国内可生产1400吨,但是却进口了2003.6吨。”邬贺铨提供了一组数据。
  光纤预制棒的的制造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光纤和光通信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光纤预制棒的国产化、规模化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因此,针对这种状况,相关专家呼吁:“我国企业之间应该要加强联合,共享利益,在消化引进的光纤预制棒技术的基础上,加强国内主要预制棒生产商的合作,提高工艺水平,争取在“十二五”期末实现预制棒自给以及装备国产化。”
  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光纤事业部副总经理蒋小强也担忧道:“我国光纤光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新产品、新工艺总体上讲还未摆脱被动跟随的局面,外方通过光缆预制棒,源源不断的从我国获得了高额的利润。用一句老话讲,我国光缆光纤市场‘革命尚未成功’。”
  不过有分析预计2013年中国国内光纤预制棒的生产能力可达2895吨,将会基本满足国内需求。

[1] [2]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