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奉献的歌

——记广西区直企业优秀共产党员陈斌

2011年06月20日 15:37 294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作者: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这是陈斌最喜欢唱的一首歌曲,20多年,他从部队一直唱到了反射炉前、唱到了现在。

5c5cb441-5a60-4c08-94eb-a38f1a5921e4

(图为突击队员在铟系统挥发窑突击间隙合影,左一为陈斌)


一 冲锋在前真本色


  1983年,“保家卫国,好男儿去当兵”的呼声响彻三湘四水大地,湖南祁阳县新兵招考点,一名1米78个子、身体消瘦、却有着一双清澈见底大眼睛的青年走到了考官面前,挑选新兵的李考官力排众议,把各项考核指标都合格,身子骨却略显单薄的陈斌留在了身边,19岁的陈斌入伍了。整整5年,部队这个大熔炉把他炼成了一块好钢。85年,在一次实弹军事演习中,担任解放军河南某部一排一班(尖刀班)班长的陈斌由于率队成绩突出,班组及他个人双双获得演习指挥部通电嘉奖,86年他在部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五年的军旅生活使陈斌养成了遇到困难冲锋在前的个性,1997年6月他被任命为柳州华锡集团来宾冶炼厂1#反射炉炉长不久的一天早班,烟巷再次被堵,1#反射炉面临死炉,如果死炉,至少会造成2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五名突击队员在炉前站成了一排,“我是这台炉子的炉长,我先上”,掷地有声的话语化作了行动,作为当时来冶仅有的两名党员炉长之一,陈斌操起风镐第一个钻入烟巷。
  由于巷内狭窄,空间温度高达150度,按计划,每名突击队员进去打风镐必须在5分钟内撤出,十多分钟过去了,主管生产的副厂长焦急地冲进去把陈斌拽了出来。“你干什么?想找……”副厂长眼望着陈斌露在防护面罩外被烤得通红的脸颊,两只仿佛变大了一倍、全是透明燎泡的耳朵,骂声没有说出口,只在陈斌肩上重重地拍了两下。原来在烟巷内打风镐由于声响太大,陈斌没有听到大家的叫声。顾不上休息,陈斌蹲在地上向接下来准备进去的队员讲解巷内情况和防护要领。在第二天的生产分析会上,并非学冶炼出身的他提出了一个让专业人员信服的建议:砌炉过程中,把炉尾烟巷砌成一个坡形,防止结渣在烟巷内结集。建议被采纳实施后,从1997年至今,来冶厂冶金炉窑烟巷再也没有堵塞过。陈斌曾在厂部“先进性教育”讨论会上说过这样一句话“党员就应该把危险和困难留给自己,将安全与方便留给别人”,这些年来他一直用行动实践者这句话。
  没有真正走近冶炼工人,很难体会到他们工作的艰辛。来冶50平米的1号反射炉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炼锡反射炉。1200多度的红色炉渣在沟槽里汩汩流过,一般人在离渣水七八米的地方呆上几分钟,就会胸口发闷,而全身捂得严严实实的炉前工人却要在这样环境中工作8个小时。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陈斌一干就是18年。


二 技高汗水换锡水


  花开花落十八载,只有初中文化的陈斌凭着自己永不言放弃的坚毅个性,最早成为来冶为数不多的工人技师。初中文化而成为技师,从对冶炼一无所知到通晓整个工艺流程,苦和累在他心中轻轻地一笑而过,从他来到来宾这块红土地的一刻,“厂兴我荣、厂衰我耻”占据了他所有的空间。
  2005年,来冶锡系统依然面临原料供应严重不足的巨大压力。有着8年炉长工作经验、近20年党龄的陈斌临危受命:调任2号反射炉任炉长。
  他又一次以一个炉长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双重身份站在了先锋带头的起跑线上。
  “是不是先锋,是不是模范,自然有职工群众看得清楚”这是陈斌在“党员先进性教育”讨论会上的发言。在反射炉前,陈斌简直就像一只猛虎,哪里艰苦,就冲向哪里。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使职工们信任、喜欢上了这个朴实、肯干、好学的好炉长。陈斌带领全炉职工在生产一线上答出了一份让职工群众满意的答卷:2005年超额完成生产任务。
  2010年,来冶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创先争优”活动,陈斌组织带领全炉职工先后组织开展了“增产节约”等劳动竞赛,2010年,2#反射炉总处理量为24227t,每吨粗锡金属量烟煤消耗为0.969吨,每吨粗锡金属量烟煤消耗活动目标1.15吨,每吨粗锡金属量比活动目标降低0.181吨,与去年同比降低0.057吨,折合人民币约75.65万元。2#反射炉今年承担起我公司全力压缩返回品的重任,面对为正常处理量近两倍难度的AB渣、烟尘、富渣等,为公司完成集团2010年锡产品产量任务的142.9%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参与设计的“反射炉炉顶尾部拱角梁改造”、“反射炉炉膛高度攻关”使反射炉的炉床能力、处理量大大增加,全年多产粗锡2361吨。他的合理化建议“用高铝熟浆填补渣槽”,可延长渣槽使用寿命半年左右;“反射炉泥巴二次利用”有效节约资源,并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
  作为车间“党员突击队”队长,他积极带领党员职工开展好“党团突击队”活动,班组职工积极参与,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解决现场整治过程中出现的急难问题,积极配合兄弟车间工作,2010年组织车间“党员突击队”及车间职工共5次172人次清理回收含锡物料、碎锡、耐火砖,回收锡金属达8.5吨、耐火材料328块,节约创效一百多万元,在这张令人骄傲的成绩单上,映着陈斌的笑脸。


三 有笑有泪亦丈夫


  作为炉长,陈斌无疑是称职和成功的,可作为一个父亲,陈斌说自己亏欠着孩子很多,他说让他最感愧疚的事是儿子耳膜受损变成了聋哑人。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因为孩子,他两度落泪。91年,刚满6个月的儿子患感冒发起高烧,当时在湖南祁阳县肖家镇电影队工作的陈斌由于工作原因没能及时赶回去,祁阳县某医院使用青霉素失误造成孩子耳膜被打坏,他赶到医院时,看到了年幼的儿子正满眼泪水地躺在同样泪流满面的妻子怀里,陈斌噙着泪水、抱着儿子三次上长沙,四次下南宁,为儿子寻医问药,均无功而返。2000年,经过多方打听,生活并不宽裕的他一咬牙,带着10岁的儿子来到北京一家著名的儿童医院,专家告诉他:孩子已错过了学习口语发音的最佳时机,面对着十多万元的人造耳膜治疗费用和仅有5%成功率恢复听觉可能的医嘱,他牵着儿子的小手,无奈的离开了北京。
  一到雷雨天,儿子就笑个不停,儿子用手语告诉爸爸,他最喜欢雷雨天,因为他能听到轻微的雷声。2002年陈斌生日这一天晚上,儿子手捧生日蛋糕对着他叫出了“爸爸”,原来在妈妈的不懈努力下,儿子能够发出几个简单的读音了,欣喜若狂的陈斌任由泪水夺眶而出……
  儿子“联联”在快乐地成长,这个现在比父亲还高出一截的帅小伙09年从柳州市特殊学校毕业。在父母的精心教育下,“联联”天性乐观,爱好广泛,骑着一辆山地车,会同三五位“驴友”出发,广西的许多山水已留下了他探寻的脚印;继承了父亲的品格,“联联”特别乐于助人,他操作、维修电脑是把好手,朋友、邻居们哪家的电脑出现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由于聋哑原因,儿子找工作成为一件棘手的事,在华锡集团领导的亲自过问下,儿子在2010年终于成为了来冶公司一名普通员工……
  每一次成功后的微笑,每一次感动时的泪水,陈斌都细细品味着,个中滋味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18年来,陈斌多次被授予来冶公司优秀党员、公司劳模、柳州市“十佳岗位能手”、华锡集团劳动模范、华锡集团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并在06年光荣地获得广西区直属企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成为来冶公司首位获此殊荣的共产党员。陈斌,这位有着25年党龄的老党员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实践着他的入党誓言。

责任编辑:王慧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