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有色金属工业实现跳跃式发展

2011年05月09日 8:49 940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完善有色行业产业链
  江西省铜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铜冶炼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资源保障能力亟待提高、铜加工高端产品较少,正处于铜材料基地向铜精深加工基地转变、铜精深加工基地向涉铜终端产品生产基地转变的关键时期。

jxcn2011q0508001

江铜员工正在全神贯注地工作


  记者了解到,江西有色产业也面临了一些发展难题。如铜原料不足制约产业发展。江西省是国内铜精矿自给率最高的省份,但目前只能满足需求的40%左右,且目前废杂铜回收、拆解体系刚刚建立。以废杂铜为原料的企业开工率不高,且缺乏处理低品位杂铜的先进工艺装备,原料适应能力较差。
  同时,铜加工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水平低下,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调整。江西省铜加工企业许多来自江浙的产业转移,基本是中小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相对落后,抗风险能力比较弱。导致低端铜加工产能快速扩张,很多高端铜材产品还是要从国外进口以满足需要,铜产业结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发生改变,深加工、应用产品比例仍然偏小。大部分铜加工企业以铜杆、板材和异型材为主产品,其产量、品种和市场份额都比较小;普通铜材加工比重较大,产品附加值低;企业与企业之间、上下游产品之间关联度不高,尤其是下游终端铜消费企业聚集度不够。
  人才也是制约江西有色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如人才支撑力度不强。随着江西省一大批铜产业项目的建成投产和许多老企业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的改良,需要大量高素质员工和高科技力量支撑。但目前不同区域、行业在用工条件、工资待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有专业知识的高层次人才不愿来,有文化知识的青壮人力资源大量外流到沿海发达地区,使铜产业的劳力供求出现矛盾。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