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太超前 辉钼成“浮云”

2011年03月01日 8:57 700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很难很难”,在谈到将辉钼由原材料变为半导体材料时,湘财证券行业分析师杨诚笑如是说。“和目前仅将辉钼原矿提纯锻造不同,要将辉钼变成半导体材料,最关键的工艺是将其原子结构进行重新排列。通过复杂的工艺来改变其组成方式,而最后成为半导体材料的辉钼是单分子层,但国内尚不具备这样的技术。”既然辉钼作为半导体材料进行市场化应用尚是“浮云”,那么目前凭借该概念进行炒作的上市公司,其真实情况到底如何?
  记者注意到,目前一份“辉钼新电子半导体材料概念股”的名单在网上广为流传,其中不仅包括了金钼股份、宏达股份、万好万家、银鸽投资,还有ST偏转、长征电气、厦门钨业、铜陵有色、紫金矿业、富龙热电、江西铜业等公司。
  不过,从上述公司的主营构成观察,多数仅涉及辉钼原矿的开采以及粗加工工作,并不具备辉钼矿的拓展应用层面。如近几日成交量持续放大且股价连续上涨的万好万家,其最大看点即在于将变身为矿产资源丰富的有色金属企业,拥有大量的钼金属资源,但其潜在大股东福建天宝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主要为矿产资源投资、勘查、采选及矿产品销售。
  如果说万好万家今后的主营业务有望变更为辉钼矿的开采与加工的话,观察上述名单上的其他上市公司,如长征电气、厦门钨业、铜陵有色、紫金矿业可发现,辉钼矿在这些公司的主营收入构成中的占比甚至排不上号。以吉恩镍业为例,尽管该公司拥有亚洲储量第二大钼矿--吉林大黑山钼矿,但其主营业务构成却以硫酸镍销售为主。
  事实上,国信证券在2月27日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已经将钼行业股票上涨评价为“纯概念的爆炒”。而在记者的采访中,一位市场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观察,能在6年后完成成熟的实验室研发工作,已经是“进步神速”,而要推广到市场化应用,则遥遥无期。
  “最关键的问题是成本。”上述分析人士表示,“我们在实验室里面研发出辉钼半导体材料,可以不惜耗费巨资,但要进行市场化应用,如何将成本降低到市场可接受范围内,需要超高的工艺水平,而这显然是现在不能达到的。”

[1] [2]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