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维平详解“最亏钱”央企扭亏之路
2010年12月10日 9:58 14072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铝资讯
回归市场化
中铝开始自救,首要的就是如何让自己“活着”。
熊维平回忆中铝在金融危机中的困难处境,至今依然“难以想象”。
以中铝河南分公司为例,这家公司曾对中铝业绩贡献很大,但由于设备老化、资源状况差,扭亏难度远大于中铝其他分公司。在此情况下,从2010年3月开始,河南分公司管理层降薪幅度高达50%,中层干部全部停发绩效工资,只发每个月800元基本生活费,一线员工也普降工资。
熊维平向记者透露,在2009年3月,中铝总部副处长以上干部就停发绩效工资,公司总经理降薪幅度达30%,副总经理降薪幅度达20%-25%。
这些非常措施在中铝此前从未有过。“提到这件事,我和我们的领导班子,是心里最痛的一件事,这不是好事。办企业是给员工造福,现在反过来要降薪。但有什么办法呢?我们企业考核时跟效益挂钩的。”熊维平说。
生存受到威胁时,企业的本能反应是缩短战线。中铝曾在2009年9、10月间,关闭了氧化铝总产能的38%,关闭了电解铝总产能的24%。
谈到中铝24万员工付出的代价,熊维平用“很痛心”来形容自己的心情。
在这场中铝称之为“控亏增盈攻坚战”中,中铝格外“抠门”。记者所了解的一个细节是,中铝山西分公司组织员工从废弃矿中拣出20万吨矿石。
熊维平认为,中铝实现全面盈利,不是完全由市场带来的,是中铝实实在在降低了成本。
熊维平表示,从2008年12月份到今年10月份,中铝铝板块成本下降68亿元,在这68亿元里,“有我们员工的工资贡献”。
目前,中铝已开始增加员工的11、12月份工资。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