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产业市场扩容 电价补偿机制择日出台
2009年06月05日 9:7 3182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王世玲
6月3日,第十一届国际环保产业展览会暨环保产业报告会上,发改委环资司环保处处长赵鹏高向记者透露,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烟气脱硝的经济政策和电价政策,并于今年开展试点。
由于脱硫电价政策的激励作用,电力行业二氧化硫减排效果显著。鉴于此,国家发改委和环保部考虑通过相应的经济杠杆继续推进电力行业“脱硝”。
赵鹏高还透露,今明年国家将利用财政预算和政府投资资金,在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重点流域工业废水治理设施等领域,进行重点投入。
电力行业将试点“脱硝”
氮氧化物是酸雨的主要成分,燃煤火电厂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主要排放体。通过对电厂废气排放进行脱硫和脱硝治理是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的排放的主要措施。
“现在氮氧化物成为电厂的主要排放物,到了需要防控的地步。”赵鹏高表示,2007年电力行业氮氧化物排放是840万吨,比2003年增加了40%。特别是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氮氧化物排放浓度较高。
“目前,电厂安装脱硫设施后,脱硫效果比较好。”赵鹏高称,今年国家发改委将联合环保部和能源局,先行脱硝试点。
事实上,电力行业“强制性”脱硫源于“十一五”减排的约束性目标。即“十一五”期间,二氧化硫要完成10%减排任务。而电力行业作为二氧化硫排放主要行业,强制脱硫成为上项目的前提条件。
自2006年始,新建燃煤电站项目审批,都明确了“同步建设烟气脱硫装置”。
鉴于二氧化硫减排效果,有专家建言,“十二五”规划中加入更多环保约束性指标,如氮氧化物减排。
“是否需要强制脱硝,需要综合考虑。”环保部环境监察局局长陆新元对记者分析,是否把氮氧化物纳入未来的约束性目标,需要多方面考虑。脱硝不仅仅是新型环保技术,而且还需要考虑电力行业的经济成本,和相应的财政投入。
根据《现有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共安排约1.37亿千瓦现有燃煤机组实施烟气脱硫(其中221个重点项目)。对此,业内人士预计,这需要130亿元投入。
“先用示范工程试点。”赵鹏高表示,电力行业脱硫效果较好的原因之一是有电价优惠政策,即安装脱硫设施后,其上网电量在现行上网电价基础上每千瓦时加价1.5分钱的脱硫加价政策。因此,国家发改委正在积极研究烟气脱硝的经济政策和电价政策。
除了电力行业试行脱硝有望得到补偿政策支持,非电行业减排也将获得相应政策扶持。
“钢铁行业烟气脱硫进展较慢。”赵鹏高称,去年,钢铁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不降反升。一是技术影响,二是政策影响,即非电行业没有电力行业电价的相关政策支持。因此,今年要进行非电行业的脱硫示范工程。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