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焦炭艰难求生 呼吁政府推动行业“整合”
2010年05月11日 14:59 2531次浏览 来源: 中新社 分类: 相关新闻
5月11日的报道称,2010年一季度,受宏观经济持续回暖影响,山西省工业经济整体呈现恢复性快速增长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均恢复至或超过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从重点工业行业运行看,大部分行业继续呈现恢复性增长,煤炭、钢铁、机电行业继续保持稳步运行。
在山西省主要支柱产业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当前,全省焦炭产业形势稍有好转,但仍在奋力爬坡挣脱泥潭阶段,身处煤炭、钢铁的上下游夹缝中,焦化企业经营困难,还没有摆脱亏损状态。
焦企受价格低位运行和成本压力上升的两头挤压,限产40%,生产经营困难。省内焦化专家指出,考察当前的焦炭产业,两个背景无法忽略。一是山西焦炭产量占全国的比重逐渐下降。1998年,山西省焦炭产量5,701万吨,占同期全国焦炭产量的44.47%。10年后的2008年,山西省焦炭产量8,048万吨,占同期全国焦炭产量的25.78%。2009年,山西省焦炭产量7,649万吨,占同期全国焦炭产量的22.17%。
二是全国焦炭产量呈增长趋势,山西省焦炭产量下降。2009年,全国焦炭产量3.45亿吨,比2008年增长10.5%。同期,山西省的焦炭产量由8,048万吨下降为7,649万吨,下降5%。这一方面是市场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说明山西省在控制焦炭产能淘汰落后方面有了一定进展。
2010年一季度,山西省焦炭产量为1,985.3万吨,与2009年同期相比增加497.1万吨,上升33.4%。综合比较,一季度焦炭产量同比、环比上升;出省运量同比、环比上升;焦炭价格基本持平;行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同比减亏。
就当前而言,焦化行业企稳向好的基础并不稳固。2010年2月,全省焦炭产量633.4万吨,同比增长23.4%,焦炭价格当月上升50元/吨,达到2,000元/吨。从2月份开始,焦化行业的经济运行指标开始回暖,但基础仍很脆弱。首先,焦煤价格上涨,挤压了焦化企业的利润空间,2010年1月份焦煤进口价格达到1,530元/吨,引发了国内焦煤价格上涨,省内从2月初开始对焦煤价格上调100元/吨-180元/吨;其次,焦炭价格和钢材价格无法做到亦步亦趋联动跟进;再次,山西省焦化企业产业集中度相对较低,竞争力还不够强。
目前,省内焦化企业遇到三大问题,一是焦炭价格恢复增长缓慢,2010年以来,煤电油价格大幅上涨,下游企业成本压力加大,突出表现是山西省的钢铁企业所需铁矿石大部分依赖进口,国际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推升山西省钢铁企业运营成本。在此前提下,虽然钢铁产量增加,价格上涨,但留给焦炭价格上涨的空间有限。二是煤源紧张,炼焦煤供应不足,省内的焦化企业基本按40%的幅度限产,4月份,山西焦化集团焦煤实际用量只能达到需要量的60%左右。加之,省内焦煤价格比外省的价格还要高,很多焦化企业迫于省内焦煤量少价高,不得不寻求省外煤源,山东、河北、新疆、青海等地的焦煤在山西省都有销路。三是焦炭企业亏损经营,2010年前两个月,山西省规模以上焦化企业亏损2.46亿元,焦化企业的经营成本大多居高不下,能保持微利经营的仅是少数企业。
责任编辑:仁可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