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矿民企退场:消失的温州煤老板
2010年05月10日 9:2 4862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相关新闻
被迫退出
“都是被逼退出的。”周德文称温商并不想撤出在晋的煤矿投资,但现在“只有这一条路好走”。
对于徐德佳而言,落得这样一个下场实在是“从没有想过的结局”。
据徐介绍,在买矿之初就考虑了政策问题,当时最具权威的文件,莫过于2006年6月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同意在山西省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意见的批复》以及2007年3月山西省颁布的《山西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工作总体实施方案》。
徐认为,按当时的政策,山西煤改将于2010年年底完成,即使煤矿在2010年时被兼并,也有两年半的生产时间,“本钱肯定能拿回来”,而且当时的政策是如果煤矿能达到年产30万吨,那就不会被兼并,而徐所拥有的煤含量为3300万吨,可以把生产规模提到年30万吨”。
不过令徐德佳始料未及的是,山西省于2009年突发命令,要求煤矿必须达到年产90万吨,并且把整改期限提前一年。
周德文透露,山西省政府要求煤矿更换相关证件,否则不能运营生产,而要换证的条件就是达到产能标准,或者被兼并。
“年产90万吨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的煤矿无法使用机械法采煤。”徐德佳为了自己的煤矿,四处奔波。
先是联合当地的煤矿,宁武县当地有20多个温州人投资的煤矿都无法达到要求,旋即被告知,联合也不能换证。徐德佳转而寻求挂靠,即把自己的煤矿挂靠于某一大型煤矿企业下,“我们找中煤集团、河北的国有煤矿企业谈,都谈得差不多了,但最后山西当地政府不允许外地矿企进来”。
而同为温州人的黄祥苗则幸运得让人眼红,黄在山西昔阳的煤矿不仅没有被兼并,甚至他还获得兼并10座当地煤矿的机会。
“很突然。”徐德佳称,黄祥苗的出现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前没听说有人能单独留下来,“没看出他跟我们有什么区别”。事实上,黄亦确认,当初其所拥有的30万吨煤矿亦是被兼并的对象,一度认为“真的玩完了”。
“这只是一个特例。”在周德文看来,黄祥苗的存在“没人说得清”。“黄为什么能留下,而其他人没法留下?”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