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重组不等于国企的“一体化”
2010年04月26日 10:15 1459次浏览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分类: 相关新闻
一个企业的发展应该既有一体化、多元化,也有专业化。有意思的是,中国能源资源企业的行业重组,实际上表现为企业的“一体化”发展模式。比如,中石油、中石化近年在天然气领域的重组,以及当下正在“拟出台”的稀土工业规划中的产业重组,一些龙头企业正在自觉不自觉地做行业上中下游的几乎所有业务。
虽然有业内人士说,这样的“一体化”推进对任何一个企业都是十分困难的,但依然还是有很多人满意于出现这样的龙头企业,整合整个的行业,甚至希望大型国企“一统天下”,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产业链之间的衔接,治理散乱差,实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和保护。
江西省稀土学会秘书长孟庆江在2004年第7期的《稀土信息》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说,通过组建南北两个稀土集团实现稀土行业的集约化,不符合我国稀土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他的理由之一是,稀土产业的集约化发展,与南北稀土集团的组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他认为,集约化是行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必然归宿,不具有排他性;而组建稀土集团,完全是企业行为,可能是把稀土产品出口配额的集中分配和资源开采权的控制作为重要目标来运作,其结果可能并不是集约化和有序发展,而是相反。
这篇文章刊发在这本国家发改委稀土办机关刊物当期的头条位置,当时南方稀土集团的组建工作步履艰难。
之所以重提一篇六年前的文章,是因为稀土行业的重组再一次提速,核心问题依然是组建稀土集团,孟庆江式的提问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为什么我们产业重组的思路,总是倾向于大型企业或国有企业的推进?为什么总是倾向于上中下游的一体化,而不是专业化基础上的分工合作?组建龙头企业,能真正有利于行业的集约化发展吗?
责任编辑:hq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