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源碳减排标准将统一 首个交易平台萌动

2010年04月20日 9:28 132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4月16日,北京环境交易所(下称北京环交所)总经理梅德文在北京表示,将于6月5日北京地坛论坛正式宣布,落户于北京环交所基于“熊猫标准”的国内第一个自愿碳减排交易平台成立。
  为此,梅德文最近异常忙碌,围绕着“熊猫标准”,他已经和国内外的专家官员开了无数次大小会议。
  梅德文的目标很明确,推动熊猫标准成为国家认可的统一自愿碳减排交易标准。梅德文还透露,北京环交所将联手美国知名机构推出中国的新能源与VER(自愿碳减排证书)指数,进而为中国VER定价,同时运用制度设计、信息化和技术手段,降低VER交易成本。
  根据2009年年11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中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自愿自主的碳减排目标催生了中国一个规模庞大的自愿碳减排市场。
  中国自愿碳减排市场规模到底多大,目前没有具体数字。如果按照去年8月已经顺利成交的中国首单自愿碳减排碳交易价格33元/吨计算,到2020年中国仅光伏产业的碳减排市场规模,可能达到330亿元。光伏产业之外,规模更大的钢铁,火电和石化企业的自愿碳减排正待入市。
  同时,发改委可再生能源中心也在紧锣密鼓的制定一个电力企业之间用于交易减排指标的绿色证书标准。
  该中心副主任任东明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对可再生能源法的细则讨论稿中,规划电力电网企业可以参与到减排证书的交易当中,不过该交易并不涉及VER平台交易。“只是电力企业和电网之间的交易。”
  他进一步表示,年权益发电量在500万千瓦的传统电力企业都将涉及其中。一直以来电力企业都是国内主要的碳减排大户,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五大电力集团将要完成可再生能源发电占其总量8%的数额。
  壳牌CER(核证减排量)采购部一位负责人估算,如果以国际间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为例,中国的五大电力集团年卖出的碳排放权指标,将占到中国企业参与交易的一半以上。该负责人认为如果缺少了电力企业的参与任何交易平台的交易量将会得不到保证。
  参与制定中国自愿碳减排标准的发改委能源所副所长李俊峰透露,未来全国将会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不过他认为标准在上半年出台还有些难度。
  市场普遍关心的问题在于,如果从北京环交所的交易平台上购买VER,是否会得到国家承认?
  梅德文的回答也很干脆,“目前国家还不承认,我们正在申请成为国家标准。”
  虽然没有得到国家的认可,但是北京环交所的摸石头过河已经有所斩获。带有社会公益色彩的第一单自愿碳减排交易于2009年8月5日在北京环交所达成。买方为天平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购买的指标为北京奥运期间绿色出行产生的8026万吨碳减排指标。该项交易,折合吨价为33元,总交易金额为30万元左右。梅德文表示,这笔交易带有公益色彩,最后的交易金额会捐赠给当地的社会福利组织。

责任编辑:hq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