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时代 2015年中国石油依存度世界第一

2010年04月15日 17:0 329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据新华社4月14日报道,中国自14日零时起年内首度上调成品油价格。此次上调后,含消费税在内的国内成品油价格达到历史新高。
  全球在国际金融危机的短暂调整后重返高油价时代。对于中国来说,在实施与国际原油价格联动更加紧密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后,中国消费者或将体味更加直接的高油价冲击。
  此次调整后,中国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20元,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平均零售价格每升分别提高0.24元、0.27元。
  以常用的93号汽油为例,北京市每升上涨0.26元至6.92元。以普通有车族每月加油150升至200升计算,每月油价开支增加50元左右。
  “在国际油价总体上行趋势基本明确的预期下,政府、企业和消费者都必须考虑的一个现实是,如果国际油价长期持续走高,应该如何加以应对?这是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未能解决的问题。”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
  中国于2008年底上调成品油消费税,同时启动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根据现行机制,当国际油价高于每桶80美元时,逐步扣减加工利润率,压缩供应方利润空间;当高于每桶130美元时,则实行限价。
  中国第一大炼油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上调后国内成品油价格对应的原油价格相当于每桶73美元,仍低于当前的原油价格水平。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国际油价自2009年下半年加快上涨步伐。特别是2010年2月中旬以来连续上涨,3月份基本维持在每桶80美元以上,并于4月6日冲高至每桶86美元以上,创下近18个月以来的新高。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说,世界经济复苏以及美元长期贬值预期构成国际油价趋势性看涨的宏观因素,当前全球救市资金比较充裕,大量资金进入国际原油市场,推高国际油价。
  分析人士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国际油价可能呈阶梯式上涨态势,在每桶85美元的价位维持一段时间后,上升到每桶90美元以上,并可能于年内突破每桶100美元的心理关口。
  2009年中国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比2008年提高2.5个百分点,达到53%,创历史最高水平。2010年一季度,中国进口原油5,668万吨,同比增长39%,原油进口仍呈加速增长态势。同期,中国汽车产销量继续呈高速增长态势,产销量双双突破400万辆。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前所长周大地指出,从目前国际经济复苏程度看,每桶85美元的国际油价水平并不低。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中,国际油价提前反弹,充分说明资源性产品长期短缺的总体趋势。
  “这种短缺并不意味着资源实质性短缺,而是在生产国加强资源控制条件下出现的供应短缺。”他说。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