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机械生产企业走出去 出口成新增长点

2010年04月13日 14:29 362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进入壁垒较高
  中国证券报记者:石油钻采设备的生产销售有什么特点?整体市场环境如何?
  赵志明:石油钻采设备生产的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石油钻采设备厂商必须熟悉石油钻井流程,了解其中的特殊要求,并不断根据油田生产的实际情况对产品进行改进。同时,进入石油公司采购网的难度也比较高。钻采设备的采购相对较为封闭,只在石油公司、工程服务公司、采购中间商以及主要厂商之间进行。
  另外,市场领先地位一旦确定,较难动摇。石油钻井作业对安全生产要求非常高,石油公司和专业服务公司在采购钻采设备时,非常重视设备生产厂商的品牌。
  我还想说一点,就是产品技术水平决定市场竞争力。中国目前有300多家规模以上石油钻采设备制造企业,行业集中度不高。产品结构也不够合理,低端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中端产品生产供不应求,大部分高端产品仍然依赖国外进口。
  海外需求空间广阔
  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石油钻采设备出口情况怎么样?
  赵志明:由于国产原油量不会有太大增长,而石油机械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却远远超过国内实际需求量,因此国内企业必须寻求新的市场。我认为,出口将成为国内石油钻采设备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从统计来看,2007年中国整个行业的出口额尚不足美国国民油井华高公司当年的净利润,发展空间非常大。
  中国证券报记者:中国石油钻采装备的出口优势是什么?主要海外市场是哪里?
  赵志明:目前,世界主要原油生产国特别是石油输出国,大多不具备石油装备的制造能力,长期依靠国际市场采购。美国一直是石油装备国际市场的主要占有者。西方国家的石油装备价格很高,不但一些亚非拉产油国在寻找替代的货源,一些西方的石油公司为了降低成本也在寻找替代的货源。一些用量较大的设备如井口装置、采油树、抽油机、潜油泵、石油工具、石油管材等都是中国成熟产品,近年来国际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就出口的不同区域来看,来自美国、前独联体国家、拉美和非洲的订单占据了全部出口额的90%以上。其中,前独联体国家、拉美和非洲都是产油量较大而相应设备生产能力较弱的地区,预计未来对中国钻采设备的需求仍然会稳步增加。
  中国证券报记者:中国石油钻采装备还应该在哪些方面提升能力?
  赵志明:中国的钻机品种相对单一,缺乏特种钻机的设计和生产能力,物探、测井设备总体技术水平与国外产品还有差距,特别是石油钻机智能化和质量水平有待提高。

[1] [2]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