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面临输入性通胀 油价创18个月高位
2010年04月07日 8:48 2909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相关新闻
输入性通胀渐显?
尽管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已经达到了成品油定价机制的调价临界点,但是本次调价将对CPI影响如何,输入性通胀是否显现,仍说法不一。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目前即使上调成品油价格,对CPI短期内没多大影响,原因是目前CPI仍偏低。
2月份CPI价格同比涨幅为2.7%,相当接近3%的CPI年度调控线。但是国家发改委为此专门发布报告指出,2月份CPI主要是受异常天气等短期因素影响,涨幅仍处在正常范围。
从后期走势看,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将保持基本稳定。节后国内生产资料价格虽有所上涨,但对下游消费品价格影响有限。预计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现有水平上将略有下降,发改委报告认为“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平均涨幅在2%-2.5%之间,处于温和上涨区间”。
此前2007年11月1日,国家发改委上调成品油全国平均零售基准价8%,但是对当月CPI的影响只有0.05%。可估算成品油价格占到CPI的权重只有0.6%左右。因此,即便本次成品油价格提升4%以上,对CPI的直接影响有限。
牛犁告诉记者,上述0.6%权证,仅仅是一个近似值。实际情况是,出于通胀预期的考虑,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突破85美元/桶,发改委将放慢成品油价格上涨速度,一直到炼油企业利润为零为止。
牛犁认为,“目前美国经济有所加快,实际上属于补充库存的阶段,中国经济也存在类似情况。所以不能看到原油价格过了红线,就判断发改委会很快调整成品油价。”
[1] [2]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