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需求持续增长 风电发展逐步移师海上

2010年03月29日 8:31 424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据了解,海上风电场的初装成本中的基础建设、并网接线盒安装等费用在总投资成本中所占的份额要比陆上风电场高,其成本占比随着风电场的离岸距离和水深程度等情况大幅变动,维修费用和折旧费用占运营成本比例远大于陆上风电场。
  除了要突破研发技术和高成本瓶颈,加紧研发海上风电设备防腐蚀的新技术也是当务之急。两会期间,工信部副部长苗圩提出对风电设备寿命的质疑。值得关注的是,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设备所需防腐蚀技术更为复杂、要求更高。
  “海上风电将会作为今年风电发展的最重要任务,对于海上风机而言,最大问题在于抗腐蚀抗盐雾以及海上输配电,”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强调,这些技术上的困难只能在实践中解决。
  钢铁研究总院青岛海洋腐蚀研究所副所长曲政认为:“海上风机所处环境恶劣,所需防腐蚀技术比较复杂,需要分部分、针对性的进行。海上风电机组下部承托平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工作重在对钢筋锈蚀的保护;而海面以上的部分主要受到盐雾、海洋大气、浪花飞溅的腐蚀。”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海上风电得到诸多国家的特别关注,但是具体到实践上态度均十分谨慎,不少国家都曾停止或放弃对海上风电项目的开发。例如,丹麦是最早开发建设海上风电的国家,由于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近五年海上风电场的发展止步不前。与之相对应的是,英德等国海上风电场运营能够维持较高的获利水平,开发热情持续高涨。
  由于担心风电等产业发展过热,2009年9月国家发改委会发布的《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运到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严格控制风电装备产能盲目扩张,但重点支持自主研发2.5兆瓦及以上风电整机产业化。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海上风电的年轻性和高成本,中国风电产业能否迎风踏浪,尚需仰仗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支持力度决定开发速度。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