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补贴方案浮出水面 买节能车最低补3千元

2010年03月25日 8:57 174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备受关注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方案浮出水面,记者24日从有关车企权威人士处获悉,补贴金额为3000元~6万元。
  目前广东已经在密集调研电动车产业规划以及扶持措施,南方电网公司首批电动汽车充电站已在深圳建成投运。
  部分具有新能源概念的上市公司
  新能源上游资源类优势企业:西藏矿业(000762)、中信国安(000839)、包钢稀土
  电池厂商和零部件供应商:中信国安、杉杉股份(600884)、江苏国泰(002091)、科力元
  产业化较快的客车和乘用车企业:福田汽车(600166)、中通客车(000957)、安凯客车(000868)、长安汽车(000625)、上海汽车
  记者昨天从有关车企权威人士处获悉,10家相关车企已在日前集体出席了四部委联合举办的一场讨论会, 据悉,被列入工信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品公告”的1.6升和以下排量乘用车都将进入补贴范围,这些符合规定的节能小车预计能得到约3000元的补贴。此前,工信部副部长苗圩透露,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方案将在本月内公布。


  合资企业或包括在内
  “补贴的范围会包括合资企业。”这名车企人士昨日对本报说,补贴的范围除了新能源汽车外,还考虑把能列入工信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品公告”的1.6升和以下排量乘用车纳入范围。据初步讨论的标准,这些符合规定的节能小车能够得到约3000元的补贴,包括那些混合动力汽车和双燃料汽车。我国目前共有42家企业的有关汽车品种列入了上述产品公告目录。
  “有5个城市会被敲定,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示范城市,鼓励私人车主购买。”这名车企人士告诉本报。从讨论的细节看,新能源车的补贴范围以纯电动车和Plug-in乘用车为主。
  记者从市面上看到,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一般较同性能汽车售价高出一半,价格昂贵加上充电站等基建设施不足成为制约其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世界不少国家都对此提供了补贴消费者的政策。


  5城市示范期3年
  “补给消费者的钱主要由中央财政负担,地方负责对充电设施等提供补贴。”这名负责人说,有关部门希望示范期从今年开始持续3年,并要求最终交出一定销售量的答卷。
  据介绍,国家有关部门还将在之后出台对用车电费、税费和财政方面的优惠措施,同时要求试点城市明确充电站等基建设施的运营模式。
  苗圩曾在两会期间透露,对个人补贴主要限定在购买新能源轿车,最高补贴大概5万至6万元,最少可能只补不到1万元。
  上述车企人士对本报说,与会部门倾向针对获得补贴的纯电动车、Plug-in乘用车的电池能量作出规定,分别不能低于10千瓦时和5千瓦时。其中前者补贴起步金额为3万元,最高为6万元;对Plug-in乘用车最低补贴为1.5万元,最高补贴到5万元。这名人士强调,最终方案仍静待有关部门公布。


  广东情况
  广东已先行 试水充电站

  电动车的营运环境方面,广东已在全国先行一步,本报记者昨从广东省经信委获悉,广东已经在密集调研电动车产业规划以及扶持措施,“我们已召集多个汽车厂家和电池厂家开会研讨,会尽快推出电动车规划和扶持措施”,广东省经信委消息人士告诉记者。
  本报记者还从广东电网了解到,南方电网公司首批电动汽车充电站已在深圳建成投运,本期建设规模为2个充电站、134个充电桩,电价参考普通商业电价执行,南方电网人士表示,未来还会研发在全省的投入。
  电网人士表示,未来充电站的建设规模将继续扩大,但各个城市推广的时间将有比较大的区别。据记者了解到,今后充电站中,市民可以通过供电部门提供的IC卡进行充电缴费,其快速充电的时间只需要两个小时,技术前景已经比较可行。


  他山之石
  美国:对于购买插入式混合电动汽车的消费者,将获得2500~7500美元的税收抵扣额度(抵扣额度根据电池系统的能量大小计算),这一法案适用于前25万辆购买的新能源汽车。目前正在讨论的扶持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之一是把税收优惠法案的覆盖范围从25万辆扩大至50万辆。
  日本:个人消费者购买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在内的环保车减免车辆购置税和重量税。

责任编辑:hq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