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副部长访美 加强沟通避免汇率战升级

2010年03月24日 8:42 361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美国财政部前副部长弗兰克纽曼和经济学家丹纽曼16日在美国《外交政策》期刊网站发表文章指出,对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做法对美国出口行业并没有好处,反而会让美国消费者付出更大代价。
  香港《明报》刊出的一篇评论文章指出,中国在不损两国关系的前提下,对美国的汇率取态并无强烈反弹,副商务部长更在近期出访美国,看来是中国沿用的以柔制刚策略。而奥巴马总统上任之时,中美关系乘着布什总统后期的畅顺进入新时期;金融海啸爆发,中国购入美国国债,在美国沉落待起之际帮了重要的一把。这是两国关系最好的时期,如今因美国国内中期选举再起波澜,中国至今态度尚算沉着稳定,使得美国难以把汇率战更推上一层楼。这是以中美关系为重的全局观,中国方面难能可贵,倒过来却显得美国朝野的言行急了一些,也毛躁了一些。
  英国《星期日电讯报》14日曾发表文章说,面对金融危机,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应该从自身找原因,而不应一味归咎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美国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货币操纵国,没有理由对人民币汇率问题说三道四。
  文章说,次贷危机是美国一手造成的,但美国政府却拒绝承认错误,反而将危机归咎于新兴国家的崛起以及由此导致的全球性经济失衡。在西方看来,是这些国家生产出世界上其他地区所需的产品,获取了巨额的贸易顺差,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从而“迫使”西方世界不断贷款和大肆消费。这种分析不仅毫无逻辑,甚至还有些愚蠢。不过在西方国家政府和它们的“御用”经济学家当中,这却是一种通行的思维方式,在各种官方场合反复使用。
  文章认为,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中国不会屈从于美国的压力。在如何对待中国的问题上,西方应该面对现实:美国越要求中国让人民币升值,中国越是不会这样做。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稳定,考虑到出口对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的重要性,中国也不会向西方屈服的。
  香港《文汇报》的评论文章指出,美国迫使人民币升值其实是力度“一箭三雕”:一是配合美国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结构调整,通过迫使人民币升值削弱中国产品竞争力;二是中国坐拥庞大美债,人民币升值将稀释债务;三是通过干预人民币汇率影响中国崛起。
  文章说,面对这种情况,中国须坚持自身的汇率政策,保持人民币稳定,这对中国和全球经济都有正面意义。同时,中国亦要加快经济结构转型,通过扩大内需市场减少对出口的倚赖,切实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逐步化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1] [2] [3]

责任编辑:hq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