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海外贱卖 政府涨价各地企业降价促销

2010年03月22日 9:32 421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新闻图片2010222942111269222131750_5676.jpg


  国内石油市场最近让人看不清楚,一边是石油进口大幅上升,一边却是成品油低价出口的暴增;一边是成品油市场大打价格战促销,一边却是政府上调成品油价格的消息甚嚣尘上。3月10日,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1到2月中国累计出口成品油430万吨,同比增幅达到了63.8%。而根据相关机构的计算,成品油出口价格低于国内销售价格约320元/吨,有“贱卖”嫌疑。而同时,市场终端降价与政府涨价又矛盾并存。这两大矛盾的症结,直指成品油定价机制的不合理。
  出口价比国内低320元/吨
  目前,中国使用的原油有一多半需要从国外进口,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了50%的警戒线。在目前国际油价一直徘徊在80美元/桶的当口,我国高价进口原油后却又大量低价出口,确实令人费解。
  3月10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去年12月我国首次成为成品油净出口国后,2010年1至2月,中国累计出口成品油430万吨,延续了成品油净出口的态势,较2009年同期增加63.8%。然而,成品油净出口增加的同时,其出口价格却远低于国内的销售价格。易贸资讯监测数据显示,出口方面,年前成品油低价出口差价较大,出口收入低于国内销售收入达320元/吨。但目前成品油价格有所上涨。“不过目前盛传中石化对旗下炼厂出口汽柴油进行补贴,通过这种方式鼓励出口以消化库存,标准为每吨130元。如果这样的话,出口价格仍然是低的。”一广东加油站人士指出。而中石化方面否认了补贴促进出口的说法,但为了应对国内市场行情,中石化目前确实在降低柴油价格,鼓励炼厂生产汽油,并每吨给予50元补贴。莫尼塔(北京)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成品油出口大幅增长的趋势实际上是从2009年1月份以后开始出现的。这一方面是由于国内炼油产能的增加,另一方面是因为新成品油定价机制采用了原油成本加成的办法,高利润刺激炼厂提高产能利用率,增强了其进口原油的冲动。而库存的压力则被转嫁到零售端,或通过出口的方式缓解。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