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气荒” 关键是理顺价格加强需求管理
2010年03月22日 8:49 5715次浏览 来源: 人民日报 分类: 相关新闻
天然气价格不仅低于汽油 甚至低于煤炭
除上述三大原因,价格不合理也是导致“气荒”的重要因素。
价格历来是最敏感的问题,而且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那么我国的天然气价格到底是高了还是低了?
对这一问题,从以下两点剖析可能比较有说服力。
首先,从价格对市场的引导看,天然气的价格的确低了。无论在陕西还是四川,都曾出现过这样的情景:“油改气”以后的汽车司机,宁可夜里起来排几个小时的队,也要加天然气。原因就是比加汽油便宜。
成都的一位出租司机告诉我们,如果加天然气,每天可以比加汽油节约140—150元左右。所以,即便排队很辛苦,他也坚持用气。
西安也是大体如此。长庆油田公司油气销售处副处长王军介绍说,为了缓解气荒,政府曾经出台出租车加汽油每辆车每天补贴100元的政策。但是由于还有40—50元的差价,出租车司机响应者仍然寥寥。
从上述市场的反馈可以得出结论:至少拿天然气和汽油比,价格是低了。
从更专业的角度分析,不同能源的同热值比较,天然气的价格也是比较低的。数据显示:同等热值条件下,我国天然气价格仅相当于原油的25%—30%(国际上这一比例为60%—80%)、电的30%—40%。所以出现宁可熬夜排长队也要加气的现象就很好理解了。
目前的天然气价格甚至低于煤炭,因此导致一些过去以煤炭为原料的化工企业也改用天然气作为原料。
天然气价格低和当初天然气的供需关系有关。当初由于天然气市场没有打开,因此价格定的并不高,一直是“低价促销”,鼓励大家“煤改气”、“油改气”。从1997年以来,国内天然气出厂价仅上调0.15元—0.5元左右/立方米,而同期煤炭价格从则从每吨80—100元涨到现在的每吨600—700元。所以天然气价格就形成了低谷。而恰恰是这样的价格低谷,更加剧了天然气需求的增长。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