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气荒” 关键是理顺价格加强需求管理

2010年03月22日 8:49 571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各大油田天然气的产量都超过了产能 而且最大限度减少了自用气
  “看到有人说上游企业惜售、逼宫,我们很伤心,也很委屈!为了提高天然气产量,我们全面放压生产,甚至到了'破坏性开采’的地步。”在中国最大的天然气田中石油长庆苏里格气田,一名基层采油厂厂长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就是诉说委屈。据他介绍,为了增加产量,苏里格气田采取了许多非常规措施,比如,老井放压生产,新井提前抢投,所有备用装置全部启动。“这样做不仅要冒很大的风险,而且会缩短生产井的寿命。但是为了保供气,也只能硬着头皮干了。”这位厂长说。
  中石油长庆油田总地质师、苏里格气田开发指挥部指挥张明禄的介绍也印证了上述观点。他说,这些年来为了提高天然气产量,高峰期同时有280部钻机在苏里格等主力气田日夜奋战,每年投入上百亿元。目标只有一个:增产。2003年,长庆油田天然气产量只有50亿立方米,2007年突破100亿立方米大关,2009年天然气产量攀升至近200亿立方米。“用气高峰期间,长庆油田每天生产天然气达到创纪录的6500万立方米,超出正常能力800万立方米左右,产量和产能比达到1.2,高于0.8的国际基准值,这怎么能说我们怠工呢?”
  中石油西南油气田的情况也类似。据西南油气田公司总经理李鹭光介绍,去年,西南油气田天然气产量首次突破150亿立方米,比2000年翻一番。高峰期间,西南气田每天外供气达到4300万立方米,而正常能力供气能力为3500万立方米。
  记者从担负着国内天然气生产供应任务80%以上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了解到,除上述两大气区以外,新疆、青海两大气区也一样开足马力,塔里木油田、青海油田的产量和产能比同样超过1.1。
  天然气上游企业不仅没有“怠工”,用气高峰期间,这些企业还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自用气。自去年11月中旬至目前,仅中国石油系统就累计压减自用气超过10亿立方米,兰州石化、宁夏石化、长庆石化、乌鲁木齐石化等重量级化工企业,不得不关停。西南油气田公司财务处曹志民介绍,仅他们的甲醇厂冬季停产一项,就损失了上亿元。
  上游开源、下游节流的同时,中游即管道运输企业也开足了马力。调查显示,西气东输管道、陕京管道、涩宁兰管道等主干管网高峰期每天都在超负荷运行。

 

[1] [2][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