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气荒” 关键是理顺价格加强需求管理

2010年03月22日 8:49 571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带着疑问,记者联合有关方面深入到国内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长庆气田、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天然气基地——西南油气田,以及国内最大的天然气管网公司——西气东输管道公司,调研采访,以期破解产生“气荒”的原因,探索避免“气荒”之路。
  自去年11月份至今年1月底这一用气高峰期 全国天然气缺口超过3200万立方米
  2009年12月下旬,西安市258个小区的500多栋楼5万多住户的天然气灶突然打不着火了。一问原因,原来是管网供气压力太低所致。这样的情况虽然只是持续了几天,但是对于用惯了天然气的居民来说,断气就意味着断炊,这5万户居民能不急吗?
  跟他们一样着急的还有重庆、成都等地的出租车司机。为了加一罐气,经常要排上三四个小时。如此长的排队时间,足以把“油改气”的甜头变成了苦头。
  武汉、杭州等地的一些住户有另外的纠结。在政府支持和燃气公司的鼓动下,他们花不菲的价钱装了壁挂炉,原想冬天不再受冻,没想到没烧几天就因为闹“气荒”,壁挂炉成了摆设。
  居民用户还算好的,由于各地保民生意识日益加强,老百姓“断气”或缺气还只是个别例子。而工业用户就没这么幸运,不少发电厂、化肥厂、乙醇厂“被停产”,一些企业主抱怨“正是挣钱好时候,只能看着复苏的市场干着急”。
  的确,无论是个人用户还是工业用户,几乎所有的天然气用户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都或多或少尝到了“气荒”之苦。数据显示:自去年11月份至今年1月底,这一用气高峰期间,杭州缺气30万立方米,西安缺气60万立方米,武汉缺气70万立方米,川渝缺气80万立方米,北京缺气1000万立方米,而全国则超过3200万立方米。
  这场毫无预兆的“气荒”也让地方领导急火攻心,许多地方政府主管领导三番五次找到天然气生产销售企业,登门“要气”。据中国石油(601857,股吧)天然气集团公司的同志介绍,西安市长“气荒”期间三天两头跑长庆油田,湖北省政府主管领导甚至专程跑到北京为武汉“争气”……“争气”一度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的一大工作重心。
  那么,前些年还感觉没有市场,甚至请求着别人用的天然气怎么一下子就紧俏起来?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生产者。
  按照常理,市场紧张首先是产品供应不足,加上生产者一直以来抱怨天然气价格低,因此有人猜想,这场突如其来的“气荒”会不会是几大石油天然气生产巨头怠工,人为制造紧张来“逼宫”,目的就是“借机涨价”?

[1][2] [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