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过剩阴霾未散 天然气价改一触即发
2010年03月12日 9:10 3620次浏览 来源: 综合媒体 分类: 相关新闻
“气改”方案已上报国务院
去年冬天,全国各地接连出现气荒,虽然去年我国生产天然气830亿立方米,比2008年增长7.7%,但国内天然气供需缺口达40多亿立方米,于是多年的“气改”问题被推到了风头浪尖上。不过,或许是考虑到1-3月份是传统的能源消费旺季,“气改”方案被推后。
在“两会”期间,天然气价格改革再次成为了各方焦点。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表示,中国与俄罗斯已就未来从俄进口天然气的价格达成协议,他明确天然气价格将与油价挂钩。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部总经理李云涛也透露,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方案已上报国务院,预计“两会”后出台。
近期,山东东营市已经决定从3月1日起调整城市天然气销售价格,其中车用天然气零售价由原来的每立方米2.20元大幅提高到3.26元,涨幅接近50%。业内认为,此次东营被迫涨价或许将是各地气价调整乃至天然气价改的前奏。
天然气企业盼望放开价格管制
不少专家认为,国内“气荒”的根源在于目前天然气的价格管制。对于企业来说,没有利益的驱动,根本就没有动力去勘探更多的油气田。而进口天然气也是因为价格的矛盾迟迟难以成行。
而一旦天然气价格机制理顺,将有利于激发天然气企业的生产热情。如陕天然气是陕西省目前唯一的天然气管道运营商,运营总里程1169公里,年输气能力达到40亿立方米。气化陕西工程规划正加速进行中,公司正全面进入城市燃气领域,该业务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东北证券分析,气改将对公司今后的业务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对化工企业是把双刃剑
今年年初,辽通化工、赤天化等化工企业就曾因天然气供应原因不得不停产或减产,辽通化工表示,因为公司辽河化肥厂天然气供应严重不足,致使生产成本大幅增加。由此可见,“气改”将一定程度上缓解“气荒”问题,使下游企业的生产顺畅。
但另一方面,一旦“气改”使天然气价格管制出现松动,相关化工企业的生产成本不确定性增加,而依照目前的状况,天然气价格上涨的可能性较大,生产成本的增加或将对下游公司的业绩带来一定影响。如尿素生产企业建峰化工,公司就称其最主要风险在于天然气的供应与价格。公司用气均价每变化0.10元,将会影响每股收益约0.14元,未来天然气的价格将决定其业绩。
当然,下游企业也可以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转嫁提高的成本,以维持相对稳定的盈利,不过,这须取决于相关市场的景气度能否承受涨价。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