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太阳能光热电站 上网电价难确定
2010年03月11日 8:56 4819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相关新闻
看中鄂尔多斯的并非只有德国太阳千年。
2009年9月,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商美国First Soar公司(下称“第一太阳能”)即决意在鄂尔多斯建设目前国内最大的、2000MW的光伏发电项目,其规模将比目前全球已投产的最大光伏电站还大30倍。
此规模设定,占据了国内光伏发电市场1/10的份额,因此这个项目自披露伊始即令很多业内人士“侧目”。有业内专家估算,整个项目的投资将达40亿—60亿元。
“外界觉得2000MW这个数字太大了,但我们只是处在一个起点。我预计将来会有很多的公司和各种各样的技术进行竞争,以便能得到这样的项目。”第一太阳能总裁宋博思告诉本报记者。
达摩斯之剑
然而,迟迟未能公布的光伏上网电价,犹如一把达摩斯之剑高悬在中国光伏产业之上。
在周立新看来,2.26元/千瓦时是这个项目的微利价,不存在暴利,其重要意义在于是“第一个”光热项目,会对未来其他光热项目建设运营起到经验总结和示范的作用。但招标结果的不确定性却使它的前景蒙上了阴影。
最大的光伏项目也面临上网电价的尴尬。“我们非常期待上网电价的公布,它有助于维持我们的长期持续发展,令我们更好地了解项目运营成本的具体数字。”宋博思说。
周立新与宋博思都认为,只有财政拿出电价补贴,才能确保两个“第一”的顺利运营。
我国用于补贴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电力销售中每千瓦时征收的2厘电价附加费,但其补贴范围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及生物质发电等多种可再生能源。今年2月2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发电总量37146.5亿千瓦时,以此计算目前我国可用于补贴可再生能源的资金约74亿元。
“如果光伏上网电价高,则意味着能得到补贴的项目总量小,反之光伏电站投资商又没有投资的积极性,这正是目前光伏上网电价迟迟未能出台的原因之一。”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秘书长吴达成说。
为了加速发展本地光伏产业,许多地方政府已自行出台当地光伏上网电价“土政策”,由地方财政对光伏电站的运营进行补贴。
2009年6月,江苏省政府下发文件,决定建立省级光伏发电扶植专项资金,用于光伏并网发电电价补贴。其中,2009年补贴电价最高。
在此政策激励下,徐州协鑫光伏电力有限公司20兆瓦光伏电站在2009年的最后一天建成投产,这是国内目前已建成的、最大的光伏并网电站。
“但资源条件更为有利的西部省区却不可能像江苏那样富裕,它们更期待中央政府能够出钱,来扶助本地光伏产业的发展。”上述中国可再生学会的负责人说,中央政府可出台东西部省区的协调发展政策,鼓励东部省份支持本地企业到西部投资建光伏电站,并分享西部光伏产业链发展带来的收益。
[1] [2]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