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工商联:原油进口和成品油供应多元化
2010年03月05日 8:46 3403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相关新闻
“这样高度垄断的市场结构难以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缺乏效率的市场不会促使企业有效率的经营。我们呼吁放松原油进口的政策,给民营企业更多的生存空间。”马莉说。
然而,在现行的政策下,非国营贸易进口配额并不是都由民营企业分享。“根据我们的统计,目前拥有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的企业有22家,其中国营企业所属公司占到半数以上。”马莉说。
即使民营石油企业获得原油进口经营质资和进口配额,也很难单独进口石油。根据我国现行政策,中石油、中石化集团系统外的企业进口原油必须有中石油或中石化出具的排产证明,海关才给予放行,铁路部门才给予安排运输计划。
“两大集团基本不可能给其系统之外的炼油厂排产。所有的非国营原油都必须返销给两大集团,而不能直接在市场上销售。所以,对于非国营进口原油的配额持有者来说,配额的意义只是可以转手卖给中石油或中石化,赚取一笔差价或者作废。”马莉说。
在石油业商会起草的提案中,建议国家适当拓宽原油进口渠道,允许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地方炼油企业进口自用原油。
“可考虑由全国性行业商会组织,根据企业资金规模、原油加工量、节能减排指标等方面筛选出部分符合一定条件的民营企业参与,统一对外询价,组织进口,以降低进口成本,将非国营贸易进口配额真正落到实处。”马莉说。
此外提案建议,取消“原油非国营贸易配额只能用于中石油、中石化炼厂加工,不得供应地方小炼厂”的规定,准许非国营贸易配额的原油进口后在市场上流通,供应地方炼化企业自主炼油、加工和销售,充分利用其已有设备,提高开工率,丰富成品油供应渠道,多元化经营主体。
适当增加资源丰富、经济欠发地区有条件地炼企业原油供应。同时,允许民营企业对外投资获得的份额油参与非国营贸易原油进口配额的申请与分配。
[1] [2]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