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工商联:原油进口和成品油供应多元化
2010年03月05日 8:46 3402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相关新闻
“两会”召开之际,全国工商联提交名为《关于推进原油进口适度多元化,拓宽进口渠道》、《改善地方炼化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成品油市场供应多元化》的两份提案。
全国工商联上书商务部和能源局,建议国家适当放开原油进口和使用限制,允许部分通过非国营贸易进口的原油在市场上自由流通,允许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地方炼油企业进口自用原油。
上述两则提案由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起草。提案起草者、石油业商会秘书长马莉说:“地方石油企业多年来受油源所困,在生产经营中难以释怀。我们期望提案能够得到重视,一解民营企业之困。”
“地方炼厂一方面没有自主进口原油权利,另一方面无法从国有石油企业获取足够的油源,常因此陷入油源恐慌。”马莉说。
根据石油业商会调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多数地方炼厂开工率低于50%,装置闲置严重。大部分地方炼厂不得不进口燃料油(资讯,行情)作为加工成品油的原料,许多企业减产、停产甚至倒闭。
以山东地炼为例,山东地炼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为4500万吨/年,而国家原油配置指标只有179.3万吨/年,没有进口原油资质也不得加工进口原油,只能进口燃料油加工。
“依靠燃料油作为加工原料,汽柴油产出量低于原油,最高为60%-65%;同时,地方炼厂所缴纳税额的30%-35%不能抵扣,油品成本直接增加30%-35%,出现严重亏损。”马莉说。
“地炼缺油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垄断的原油贸易体制。”马莉说。
在我国入世后,原油进口配额分为国营贸易额和非国营贸易配额。国营贸易配额已于2003年取消,目前5家国有石油企业可按市场需求组织进口,没有数量限制。
根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我国从2002年起开始,每年下达非国营贸易配额,允许非国营贸易企业从事部分数量原油的进口,并逐年增加配额。2010年商务部下发的非国营贸易原油进口配额为2530万吨,预计占2010年原油进口总量的13%,85%以上的原油进口量仍通过国营贸易完成。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