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优势!中国四大油企伊拉克大会师?
2010年03月05日 8:40 3440次浏览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分类: 相关新闻
中国石油企业近年“走出去”一览表
■2007年10月,中石油投资41.8亿美元收购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全部股权。
■2008年10月,中海油耗资25亿美元收购挪威海上钻井公司AWO。
■2008年底,中石化以17亿美元完成加拿大石油公司TanganyikaOil的收购案。
■2009年2月,中石油以4.99亿加元收购加拿大一油气公司在利比亚的石油资产。
■2009年4月,中石油联合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和天然气公司收购曼格什套石油天然气公司的全部股权。
■2009年6月,中石油收购英力士位于苏格兰Grangemouth的炼油厂。
■2009年6月,中石油完成收购新加坡石油公司45%股权。
■2009年7月,中石油和BP石油公司联合中标伊拉克鲁迈拉油田服务项目。
■2009年8月,中石化以近75.6亿美元收购Addax石油公司。
■2009年12月,中石油以116.11亿元人民币购买加拿大两项待建油砂项目60%股份。
■2010年1月,中国石油联合道达尔勘探生产伊拉克公司、马来西亚石油公司联合中标伊拉克哈法亚油田服务项目。
新闻分析
中国油企低成本优势
中国油企在伊拉克的油气田竞标中为何能频频接受伊石油部过低的报价,而欧美石油公司并不愿意呢?上述专家解释称,中国石油企业独有组织结构让作业队伍具有欧美石油公司所没有的低成本优势,这就是中国油企敢于接受低价格的有利条件。
中国石油公司不同,油田资产进入股份公司上市后,作业服务公司虽然与其不是一家企业,但是同属于一个集团公司中,与油田公司是关联公司。这样一来,中国石油企业能用各种办法降低作业成本。
中国油气企业走出海外是从反承包开始的,是从外国公司招标中国海上区块,中国油企进行劳务输出开始的,现在,中国油企不但能承包工程,而且作业服务公司还能自带资金,实行交钥匙工程。
“在国际合作中,作业者占到很重要的份额,一般勘探成功后,50%的份额给作业者。”上述专家说道,“由于中国作业队伍的低成本,这也是上具有技术优势的BP、壳牌希望与我们合作的重要原因。”
[1] [2]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