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圈地 车企分切电动车蛋糕
2010年03月02日 8:47 1305次浏览 来源: 北京商报 分类: 相关新闻
根据科技部去年启动的“十城千辆”计划,3-4年内每年将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不少于1000辆的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以规模运营培育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基础,这其中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将是主力车型。
预计到2012年,国内示范运营的新能源汽车将达6万辆,这期间财政部的专项补贴也将高达200亿元,而随着国家对购买纯电动汽车私人补贴政策的落实,毫无疑问电动汽车已成为各车企争抢的焦点。
此前,在工信部发布了2010年首期新车目录中,4款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上榜,分别为:比亚迪E6纯电动四驱轿车、海马H1-EV纯电力驱动概念车、风神S30弱混合动力车、长安中度混合动力版志翔。此举标志着新能源车正式迈入量产上市阶段。而据了解,目前,工信部与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一起推进新能源汽车,符合要求的有24个企业,47个品种,涵盖了普通混合动力及插电式的混合动力车。车型有轿车、客车、环卫清扫车等。
虽然电动车的发展已经进入产业化的阶段,但电动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规模运营,首先要有便捷的充电网点,而充电站的网络布局也直接决定电动汽车进入家庭的速度。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点示范城市,北京通过奥运会期间的示范运营,无疑是普及电动汽车的先锋,也是电动汽车充电站争抢的对象。
据悉,中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近日已与首科集团达成合作协议,将携手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而国家电网上月也宣布了雄心勃勃的“圈地”计划,将在27个省市区全面推进75座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其中拟在北京建设5-7座高规格大型充电站。
与此同时,南方电网、中海油等中央企业也加入到这场充电站的圈地运动中。
对于这一轮的市场圈地行为,更多的专家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策导向的明朗化。2009年初发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到2011年,中国要形成5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能,其销量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2009年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决定,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由13个扩大到20个,选择5个城市进行对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试点。“无论是城市范围的扩大,还是新能源车的产业化,都有了明确的目标,这也是新能源车产业得到释放的主因。”一位市场人士称。
不过,一位分析人士告诉记者,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高歌猛进阶段,似乎已经有些“一窝蜂”的迹象。“目前电池规格、接口不统一、电池性能续航能力低等问题,都会影响到电动汽车的产业化拓展。另外,在同一标准的前提下,如何避免出现技术与电力垄断这也是新能源产业今后将面临的难题。”上述人士说。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