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核电低碳目标 摆脱锆材依赖进口历史

2010年03月02日 8:40 480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现状:内陆核电兴起 挑战设备供应力
  中电投江西核电有限公司2月23日表示,争取省内的彭泽核电项目成为我国内陆首座开工建设核电站,并在年内实现获得项目核准并开工建设。2007年,国家发改委把彭泽核电站项目纳入了国家规划。
  如今,国家核电规划又添“后备军”。中国核工业集团有关人士日前透露,浙江龙游、辽宁徐大堡、江西吉安三个核电项目被列入国家核电规划。眼下,我国核电开发已经从东南沿海逐步深入内陆,首批开发地区将围绕长江流域,未来还将向更多适宜地区扩展。
  沈文权表示,首批选择长江流域作为内陆核电开发重点区域的原因,一是该地区水资源丰富,二是该地区几个省份长期以来能源偏紧张,建设核电以缓解缺电之苦。内陆核电厂是成熟的技术, 与沿海核电厂比较,在技术要求上没太多区别,美国和法国的核电厂首先在内陆建设, 现在有70%和63%建在内陆, 我国出口巴基斯坦的核电站也建在内陆。但内陆厂址在地域和水域上往往不如沿海那么开阔,因此,政府决定我国内陆核电厂都要采用安全性更好、布置特别紧凑的AP1000技术。
  国家能源局专家预计,到2020年,我国核电总投资估计将超过7000亿元。目前,我国新开工建设核电站8个,核准规模3140万千瓦,在建核电规模2067万千瓦,占世界在建核电机组的30%以上。
  在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核电建设进入“快车道”,这一方面将有利启动国内的核电设备市场,另一方面也给这些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
  专家认为,我国核电发展目前面临的瓶颈有两个,一是国内设备商的批量化供货能力,二是人力资源的培育。而前者考验着国内设备商的综合实力。
  据了解,我国的核电关键设施以往多数依靠国外进口,然而,近期随着我国核电建设步伐的加快,再继续依靠进口,一方面不能满足需要,另一方面也不利于设备国产化率的提高。沈文权表示,如果国内的设备能够迅速完成进口替代,核电建设的成本也将大大下降。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