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国车市十大预测:封顶1800万辆?

2010年03月01日 8:47 264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预测一:中国车市延续高速增长 突破1500万辆 期望1800万辆
  从2010年1月份的产销数据来看,今年要突破1500万辆并不是难事。1月汽车产销又创新高,分别完成161.48万辆和166.4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5和17%。按照这个均速发展,2010年末汽车产销或许能达到1900万-2000万辆。当然年前是汽车销售传统旺季,而2008年中国车市也曾因此被高估过,不过有2009年汽车产销1360万辆作为基础,车市10%的保守预测应该能够实现。而这个稳健的增速也有能更好地为2010年车市结构调整、价格稳定、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预测二:2010年产能不会过剩 政策因素继续成主导
  中国汽车产能是否过剩?这是一个老问题。2010年汽车产能会过剩吗?尤其是经过2009爆发式的增长,促使不少企业增资扩能。目前各大主流车企均宣布了今年的产能规划,特别是自主品牌企业平均增幅为72.1%,为合资品牌的3倍以上。据相关部门预测,到2012年中国14家最大的汽车生产商的总产能将达到2,300万辆,但届时需求预计将仅达到2,000万辆,差能产能过剩将不可避免。
  2010年购置税政策虽然有所减弱,但国家政策整体对车市的指导性仍然很强,因此今年产能过剩现象出现几率很小,2011年是一个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过渡的年份,将决定着2012年汽车业产能整体走势。
  预测三:汽车政策效应整体增强 小排量后面是新能源汽车转向
  2009年中国车市的火爆,国家政策对汽车产业的影响无疑起到了最大作用,购置税优惠政策导演了中国小排量热销和崛起。虽然2010年购置税优惠政策调整至7.5%,但最近出台了以旧换新补贴与车辆购置税减征政策两项叠加的新政,而新能源政策等也将在年内陆续公布。可能这些政策举措真正获得的实惠范围并不宽泛,但是国家汽车政策指导性是在整体增强。尤其是国家要对能源战略进行把控和调整,汽车作为资源消耗较大的产业,2010年汽车政策是不会被削弱的。
  预测四:供不应求难缓解 车主幸福还靠自主品牌
  2009年,中国车市出现了近十年来车市难得的供不应求现象,汽车厂商降价促销少了,多的是心急如焚等提车的消费者。有调查显示,2009年中国车主“幸福指数”降到了历史新低,车市甚至出现加价和涨价。热销者更热,冷门车无人问津;“物以稀为贵”的饥饿营销成了立市法则。车企提高产能首先必须平衡的是销量和利润,所以依靠产能解决消费者幸福指数很不靠谱。解救方法还得依靠自主品牌质量和服务的提升,扩大国内消费者的可供选择的对象。
  预测五:消费环境难改善 提高自身用车效率是关键
  随着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汽车消费环境越来越恶化,城市交通拥堵等矛盾越来越突出,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为便于出行,获得速度而买车;但车越多交通越堵,这就违背了消费者的初衷,消费环境满意度的降低将导致人们购车热情的减退,对市场产生消极影响。2009年,国内多个城市的管理者开始考虑“限行”、“限牌”、“收取拥堵费”这些应对城市进入汽车时代的汽车管理新措施。2010年,汽车走进家庭的步伐越来越快,汽车早已经不是代步需求阶段,汽车消费环境如果没有政府规范、以及从消费者自身用车效率(文明行驶、合理用车)着手,用车环境将很难改善。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