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疆油气开采划界遇争议 企业开展国际合作

2010年02月26日 8:59 347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中石油已在西沙群岛海域注册了多个区块,中石化也在那里注册了两个区块。目前还在进行二维油气勘探,没有打井,但南海石油勘探程度还比较低,前景还是应该看好的。”一家大规模的全球油田服务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据张抗介绍,依据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中海油被赋予了垄断我国海上石油的权力,南海地区没有争议的区块都被中海油注册了,无奈中石油、中石化只能去尚未注册的海域进行勘探了。
  “勘探前景是很好的,甚至出乎我此前的预料。”张抗说。
  在他看来,现在我国有能力生产制造各种南海勘探所需的石油装备机械、勘探设施及钻采设备,很多有争议地区我国石油企业都可以自主勘探开采,不一定需要外资的帮助。
  划界博弈
  事实上,随着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不断上升,国内石油企业加快开发海洋油气资源已是迫在眉睫。
  自197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油气权益就不断遭受周边各国的侵蚀。
  在海疆油气开发实践中,由于石油会在海床下流动,早开发者得益更多,所以往往是油田靠近哪国,哪国就先占先采。这一“潜规则”在中日东海油气田交涉中,明显有利于中国。但日本以中间线划界为理由,不断干扰中海油在该处的油气开发。
  据日本《读卖新闻》2009年12月31日报道,关于东海春晓(日本称“白桦”)油气田共同开发问题,其实早在一年半前中日达成的有关中方同意日企参股的协议中,就已明确规定了双方出资比例。东海油气田中,一般认为春晓气田蕴藏量最多,所以中日的舆论对此问题均非常关注。
  在南海,越南、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印尼等五国不断抢占南沙群岛岛屿,并以此在周边海域招商,吸引壳牌、埃克森美孚等跨国石油公司进行油气开发;而我国石油公司在那里却尚未竖起一座钻井。
  24日,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国土资源部内部人士介绍,南海占我国海域总面积的3/4,石油地质储量大致在230亿吨以上,被称为“第二个波斯湾”。中石油、中石化在那里加紧勘探开发。
  “政府可以给予企业更多的支持。在客观上也打破了中海油对海上油气开发的垄断。”
  为了加快自己区块的勘探开发,中石油、中石化也想方设法增强自己的勘探开采能力以便尽快获得成果:
  早在2004年,中石化就积极与巴西石油公司展开磋商,共谋进入深海开发领域,巴西石油公司是世界三大拥有深水油田生产开采技术的企业;同年中石油也抽调辽河油田等企业熟悉海洋油气勘探的技术人员,宣布成立海洋工程公司。
  “但国内企业在海上勘探开采技术上较跨国公司确实有差距,在过去6年中两大集团旗下海洋石油公司在深海采油领域鲜有建树就是明证,因此我认为此举是为深海油气勘探开发的国际合作扫清障碍。”上述国土资源部内部人士说。

[1] [2]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