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石油巨头搅局 汽车充电站大战升级
2010年02月25日 9:26 7823次浏览 来源: 相关媒体 分类: 相关新闻
比亚迪“通吃” 奥特迅积极
一月下旬的一个午后,本报记者走进了位于深圳市龙岗区龙翔大道北侧路边大运会场馆西面占地1092平方米的大运中心电动汽车充电站。在这家据称是目前国内占地面积和投资规模最大的充电站里,记者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充电站正前方立着比亚迪高大的快速充电柜,而右侧则是奥特迅公司生产的快速充电机和6台慢速充电桩。
一个很明显的区别是,比亚迪的外部快速充电设备是一个高大的柜子,而奥特迅的外部快速充电设备只是一个瘦小的终端。深圳供电局市场及客户服务部主任陈晔告诉本报记者,奥特迅是瘦终端体系,变交流为直流的整流设备在后台,而比亚迪则是大终端,整流设备和充电机合一,都在前台。
不仅仅是在充电设备技术路线的不同,比亚迪的“独特个性”表现在对产业链的把握上:不但会生产高效的电池产品,也会生产E6纯电动汽车和F3DM混合动力车,更要去生产充电设备,如同自己生产手机要做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充电器一样,比亚迪似乎有意“通吃”,连电力设备行业也介入。
众所周知,光有电动汽车没有充电机不行,光有充电机没有车也不行。比亚迪坚持自己做自己的接口和充电设施,这让奥特迅的设备最初有点尴尬。不过,奥特迅独辟蹊径,拉上了混合动力公交车运营商五洲龙合作,为其装载磷酸铁锂电池/阀控式铅酸电池的公交车提供快充和慢充服务。这也就让该充电站出现了两套充电设备——一套比亚迪的和一套奥特迅的。
比亚迪的“通吃”有其特殊背景。在国家标准没有出台之前,作为深圳市政府大力支持的电动汽车厂商,“大运”和“和谐”这两个首批示范项目的出现,就是由电网企业和比亚迪作为主要力量在推动,因此,无论是电动汽车和充电设备,都难以避免地打上了“比亚迪”的烙印。
不过,奥特迅则以其积极的态度赢得了运营方——广东电网深圳供电局的认可,“由于直流充电设备技术挺成熟,奥特迅在短短几个月之内就完成了供应设备的任务,态度很积极。”广东电网深圳供电局一位人士表示。
现场的奥特迅总工程师王凤仁热情地向记者介绍了其充电机的技术特点,他还指着现场比亚迪的汽车说,“如果放开接口,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做配套充电设备。”
一位券商分析师对记者表示,“奥特迅的优势产品包括微机控制高频开关直流电源系统、电力专用UPS电源与电力专用逆变电源系统、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设备,对于制造充电设施具有天然优势,加之它是深圳的本土厂商,而且积极参与到首批试点建设,因此,以后在南网区域特别是深圳地区的充电设施建设中占有很大优势。”
对于比亚迪,业内一位专家认为,可能为了推广自己的电动汽车,比亚迪才自己积极制造充电机,如果日后电动汽车大规模发展,比亚迪还是会专注于电池和电动汽车。“未来深圳充电站标准化建设后,比亚迪或许会逐步淡出充电设备领域。”
接口国标未定成首要障碍
国家电网方面从几年前就开始了充电设施技术标准的制定,并且已经在去年年初发布了几个标准。而南方电网方面,广东电网深圳供电局正抓紧开展南方电网区域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技术标准制订工作。然而,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国家标准虽几易其稿,却迟迟未能统一充电接口。“每次开国标的研讨会,当讨论到接口问题时,大家就开始'吵吵嚷嚷’,无法统一意见。”一位知情专家透露。
具体参与了南网充电设施标准制定的广东电网深圳供电局生产技术部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南网标准的报批稿,在接口问题上也没有完全明确,而是模糊处理了,因为要考虑到以后跟国标对接的问题,只能等到国标出台以后再修编。至于通信协议等其他方面,都比较容易统一。”“如果接口不一样,不是做个转换设备就行了,针脚定义要统一。如果接口有多少根针都不同,每根针的功能也不一样,就没有办法通用。”他说,“地方电网企业难以对所有电动汽车厂商的电池接口进行统一。显然这不在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内。”这就让业内人士非常担忧,“未来,如果南方电网区域内的电动汽车开到国家电网区域内,因为接口不同,将没有办法充电续航。”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