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整合缺失 欧洲零部件等待中国目光
2010年02月24日 9:4 5150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相关新闻
《21世纪》:报告称,中国本土供应商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美国。这里有没有买卖不对等的原因?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在欧洲破产的企业都是流程导向型的企业,而中国需要的是拥有专利技术的产品导向型企业。
马库斯·霍夫曼:首先是时间的问题。从整体金融危机的时间来看,美国受到冲击的时间比较早,已经有两三年的时间,所以造成这些厂商与中国的零部件厂商谈得比较久。欧洲企业从2008年开始才遇到经济危机的困难,相对来说破产的时间比较晚,与中国接触、启动收购的时间比较晚,还没有达成协议。
但是,中国收购的大部分美国零部件企业都是破产的企业;但是大部分欧洲的零部件企业都处于经营不善的状态,而没有达到破产,并不紧迫地需要出售,所以这是未被收购的原因;另外,在美国破产、出售流程非常快捷,3-4个月就可以完成交易;而在欧洲的过程是冗长、缓慢的。往往中国企业知道这个信息的时候已经比其他竞标者晚了很多了,并不占有优势。第二个原因是技术本源的问题。实际上,欧洲大部分破产的是流程导向型的企业,而这些工艺上的技术并不是中国企业急需的。美国金融危机已经很长时间了,他们必须也不得不把一些产品、技术出卖,而且他们的很多产品技术是基于大规模生产,而欧洲零部件厂都把注意力放在高端车上,从技术适合度方面,还需要一段适应的过程。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