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煤制气 中国争相上马煤制气替代天然气
2010年02月11日 9:54 8514次浏览 来源: 《新世纪》周刊 分类: 相关新闻
争抢煤制气
“之前的煤化工项目都没搞好,基本都被叫停了,现在的热点就剩煤制气。”西南证券分析师柴沁虎告诉本刊记者。
煤化工项目是以煤炭为主要原料生产化工和能源产品,传统煤化工主要包括合成氨、甲醇、焦炭和电石四种产品,现代煤化工是指替代石油或石油化工的产品,目前主要包括煤制油、煤制烯烃、二甲醚、煤制天然气等。随着石油资源日益紧缺,油价持续攀升,中国煤化工获得快速发展机会。
煤制气是煤制合成天然气的简称,是通过煤气化生产合成气,合成气经一氧化碳变换和净化后,通过甲烷气化反应生成合成天然气的工艺过程。
“煤制气是煤化工项目中惟一没有被国家发改委收紧审批权的项目。”刘志光说出了各地争上煤化工的原因所在。他告诉本刊记者,国家发改委尚未明确表态要地方上交煤制气的审批权,因此各地仍有项目在筹备中。
据刘志光介绍,最初拿到国家发改委“路条”,获准可以从事前期工作的只有三个项目,分别是大唐发电在克什克腾和辽宁阜新的煤制气项目,以及内蒙古汇能煤电集团有限公司的煤制气项目。其中,大唐发电克什克腾项目投资257亿元,预计2012年达产后,年产天然气40亿立方米;辽宁阜新项目总投资234.4亿元,预计每年可新增销售收入83亿元。目前,除阜新项目仍在审批程序中,其余两个项目已获通过。
不过,目前全国煤制气的项目数量已经达到15个,刘志光称“多是地方发改委批准”。这些项目中,规模最小的投资也要70亿元左右,规模达13亿立方米/年。大唐发电等国企上马的项目规模更大,均在40亿立方米/年以上,投资逾百亿元。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