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改倒计时:新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加速出台
2010年02月05日 9:40 3515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相关新闻
他给出的理由是,“2009年,国外的高价天然气进来了,如何消化这些气,如何解决国内自产气价格偏低形成的双轨制问题,必然要有一个新的价格机制。”
“2010年,中亚管道60亿方气要进来,怎么定价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刘克雨说。但他同时强调, “新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能不能提出来,也要考虑到运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它还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
早在2009年3月,刘克雨就预测新的天然气价格机制即将出台。虽然新机制最终因种种原因未能在2009年顺利推出,但这并不妨碍他继续对其保持乐观的态度。
事实上,随着天然气产业发展的提速,现行天然气价格机制的痼疾早已凸显。
天然气从产出到终端需要经历一个生产、输送和配送的过程,其主要流程是天然气生产商通过管道输送到城市门站,然后由城市门站配送给终端用户。和这一流程相对应,天然气价格在不同阶段分别被称为出厂价、门站价、终端价。
按照目前的天然气价格机制,相关政府部门对出厂价、管输费、终端销售价均进行限价,从而对民用天然气进行价格调控。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曾对外表示,目前,国内天然气价格存在四个突出矛盾。一是,国产气价格与可替代能源价格相比偏低,各地纷纷进行煤改气、油改气,争着上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加工项目,导致部分地区天然气供求矛盾较突出。二是,随着进口气量的增加,进口高气价与国产低气价的矛盾日益显现,即使价格较低的中亚进口气价格,也比现行西气东输一线门站价高出一倍左右。三是,价格体系不尽合理,部分气田还存在价格“双轨制”现象,对用户按类别分别定价,不能体现公平的原则。四是,为适应管道快速发展形成多气源、多路径网络供气的形势要求,天然气价格机制急需完善。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