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电“质量型”转变 非煤产业不断壮大
2010年02月05日 8:49 3098次浏览 来源: 综合媒体 分类: 相关新闻
山西煤电产业正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来自山西省政府的数据显示,2009年山西省重点煤矿产量比重大幅上升,矿井数量和百万吨死亡率大幅下降;小火电提前完成“十一五”淘汰指标,新能源实现“零”的突破,特高压“北电南送”首次运行,外送电量创新高。有“中国经济发展发动机”之称的山西,经过几年的艰苦调整,煤电产业正在由“数量型”发展方式向“质量型”转变。
2009年,山西省形成了4个年生产能力亿吨级的特大型煤炭集团和3个年生产能力5000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炭集团,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山西省煤炭厅厅长王守祯说,去年全省煤炭产量为6.15亿吨,其中国有重点煤炭集团全省煤炭产量的比重升至62%,全省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为0.3283,同比下降22.39%。
山西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山西原煤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一年后重返20%以上,12月晋煤外运量达4818万吨,超过11月1110万吨,煤炭产业集中度提高使山西在应对去年四季度以来的“煤荒”时,煤炭生产和调度更显从容。
“从2006年至2009年,山西省共关停小火电280万千瓦,提前完成'十一五’270万千瓦的关停任务。2010年还要淘汰100万千瓦的小火电。”山西省经信委副主任陈官虎说。在淘汰小火电的同时,山西省一批新型火力发电厂相继建成投产,去年全省发电设备容量首次突破4000万千瓦,其中30万千瓦及以上发电设备容量占70%以上。
山西省统计局高级统计师马双喜说,像煤炭产业一样,山西电力产业也正在由“多散”向“集中”、由传统型向“低碳型”转变。去年,山西省风力等新能源发电量达3.38亿千瓦时,实现了“零”的突破。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有限责任公司两台机组投产并入山西电网,从而使山西电网调峰、填谷、调频和应对紧急事故的能力明显提升,进一步增强和改善了山西电网的安全可靠性。
2009年,中国首条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输电示范工程“北电南送”量达55亿千瓦时。特高压的运行使去年山西外送电量再创历史新高,达6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8%。特高压开辟了山西能源运输的新方式,如果满负荷运行每年可以就地消化原煤1800多万吨,将加快山西“变输煤为输电、煤电并举”战略的实施。
[1] [2]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