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开抢充电市场 国产纯电动车海外出击
2010年02月03日 8:51 6485次浏览 来源: 综合媒体 分类: 相关新闻
专家提醒资本慎对投资热
在已经开始布局的央企中,电网企业本身是输电企业,而石油石化企业又有自己加油站的布点优势,基于此,石油行业的“国进民退”是否会在充电站领域上演?众多民营资本也有这样的担心。
“我敢于向他们叫板。”在记者询问焦玉华如何看待未来央企与民企的竞争时,他似乎信心十足。然而,他也承认,如果要在南京、杭州、济南等地重点投资充电站项目,最让他头疼的问题还是“对有关部门进行公关”,包括争取项目和取得一些政策上的优惠。
业内人士也认为,在当前央企主导项目投资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无疑更愿意对前者敞开大门,民营资本并无优势。不过,对于电动汽车充电站未来的前景,民营资本仍然十分看好。
“充电站10年内累计的基本投资将突破1000亿元。”翟东波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国家汽车振兴规划,根据当前机动车增长的势头,5年之后至少将有500万辆电动汽车。如果按100万元一个充电站来预计,北京至少要1000个充电站,这样一共是10亿的市场,而按5000~6000元一个充电桩计算,500万个桩则是250~300亿元的市场。
而焦玉华对此更为乐观,他认为,未来充电站的设备加基础设施投资将超过1万亿元。“在如此大规模的商业化运作面前,民营企业无疑更具有活力。”
不过,对于这方面的市场,业内专家则持更为谨慎的态度。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健2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众多资本需要理性对待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发展。他认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程度将直接关系到充电站市场这个蛋糕到底会有多大,而按照目前情况,预计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程度应该会很缓慢,目前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与同类型常规能源汽车相比,价格要贵1万美元左右,尽管中国政府对于一部分新能源汽车的采购给予了补贴,但宋健认为这只不过是杯水车薪,并不能对这个产业的发展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你一定要确定蛋糕够大,你才能做好去吃它的准备。”宋健表示。
而这一观点也符合某些民企的想法。杭州正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明对记者表示,自己也有进军充电站设备领域的打算,但必须是“市场上有电动汽车出现,并被人们认知和接受的时候”。该企业目前主要是生产电动自行车充电站设备。他表示,央企做得好,民营企业可以跟进,双方也可以相互合作,寻求良性发展。然而,这是个全新的行业,包括供电政策、电动汽车行业的法律法规、充电站的定价和税务等,还需要设立众多标准。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