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谈判代表确定 “合理价格”仍需内部统一
2010年01月29日 9:18 1344次浏览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李晓辉
1月29日消息 在工信部表态后,2010年铁矿石价格谈判由谁来代表中国——这个外界一直猜测的问题有了明确答案。
在1月27日工信部召开的2009年度工业通信业运行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新闻发言人朱宏任表示,工信部将配合有关部门,支持中国钢铁协会和五矿商会统一对外进行谈判,同时,钢铁企业由宝钢代表开展对外谈判。
按照往年的惯例,早在上一年的12月份,铁矿石供需双方就已经开始了对于新一年价格谈判的接触。不过,截止到现在,双方均采取“谨慎而低调”的方式来面对新一年的铁矿石价格谈判。
就在1月28日,中国证券报记者来到力拓集团上海办公室。这里作为力拓负责销售和采购的部门,仍然保持了自去年7月以来“胡士泰案”后的警觉,这多少也表现出当事方经历去年复杂曲折的铁矿石谈判后的一种心态。
谈判必须加强策略
2009年中国进口铁矿石6.3亿吨,同比增长41.6%,对外依存度从2002年的44%提高到69%。而在2008年,中国铁进口量为4.4亿吨,占国内总需求的5成。中国对于进口铁矿石的需求客观上在不断加深。
2009年,中国铁矿石价格谈判最终出现了一个“不了了之”的结果,最终默认了力拓与日本新日铁达成的降价33%协议。而目前现货市场上品位在63%的印度铁矿石现货价格已至130美元/吨左右,比当时价格高出80%。
朱宏任在1月27日的会上称,目前国际铁矿石市场由三大巨头垄断,“我们希望几家主要的铁矿石供应商,应该从行业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以及与中国钢铁业界的长期友好合作着眼,尽快达成一个公平合理、双方都能够接受的价格协议。”
目前中方并未像去年那样急于对外表态,三大铁矿石巨头也并未像往年一样频繁接触中国的钢铁企业,双方都在角力对于市场变化的洞察力和耐心。
此前有消息称,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已经绕开中国与日、韩钢企在新加坡进行了接触。不过,这种试图与日、韩达成“首发价”的做法,在目前已经毫无惯例可言的铁矿石价格谈判桌上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中国需要在这种环境下“谈中国价格”。为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实力之外,不可忽略整个谈判策略的运用。
“内部统一”才主动
朱宏任表示,“中国铁矿石谈判属于企业自律行为,价格由市场决定。”这正是中国铁矿石价格谈判的真实状况。三大铁矿石巨头控制着全球70%的铁矿石市场,但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需求方,并非没有能够“以量换价”的办法。
在去年铁矿石价格谈判的过程中,中方已经提出,对铁矿石进口实行备案制,对进口的铁矿石市场流向进行审查,减少内部的无序状况和互相之间的无序竞争,从而避免人为抬高铁矿石价格。
这套办法,其中的关键是“内部统一”。这是中方掌握主动权的重要条件之一。
截至去年底,在五矿商会和中钢协备案的具有进口资质的贸易商共112家,如此多头的购买矿石,必然将无法组织起统一对外的价格谈判主体。而去年在铁矿石进口贸易中,这种问题体现得淋漓尽致。
另外,“走出去”也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日、韩等钢企不断入股包括三大铁矿石生产商在内的海外矿企的做法,很值得国内企业借鉴。事实上,去年国内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已经屡有斩获,不仅获得约5笔海外铁矿的权益,还新增加了南非、乌克兰等新兴市场的长协矿。
业内人士指出,以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钢铁业仍然将继续维持较高的增速,铁矿石的需求仍然在相应增加,只有采取“内部整顿铁矿石进口秩序,外部多元化找矿”的主动策略,才能真正不受制于人。
责任编辑:lz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