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格局生变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谋突围

2010年01月19日 10:48 427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新能源的机遇
  新能源汽车产业战略的实施使汽车零件产业面临产业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涉及到发动机技术、材料技术、机械技术等前沿领域的全面变革。据正道汽车团队一位核心人士透露,仰融的中国造车计划便融合了全球最先进的新能源零部件研发制造能力。
  美、欧、日、韩汽车集团已经开始调整战略规划,加大对提高汽车产品的安全、环保、节能等综合性能的投入,采用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工艺开发研制新车型,占据未来市场,新能源汽车产业战略将带动汽车零件产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新能源汽车走了完全不一样的技术路线,对中国零部件产业是新的契机。”徐锦泉表示,不管是原创性的中小企业还是类似比亚迪这种转型非常成功的企业,都会借助新能源大发展的机会做大做强。
  “从技术角度来看,国内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新能源范畴内的零部件企业在外资准入方面有可能限制 股比,这对于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来说都是利好的消息。”王浩告诉记者。
  此外,巴菲特和巴克莱银行在2008年斥资入股比亚迪,仅仅是国内外资本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序幕。根据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出台的新能源汽车规划要求,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占全部汽车的二分之一,约为6500万辆。
  “希望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能够借助新能源产业的机会,在同外资巨头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可以预见的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在新一轮产业升级中将会重新布局。”徐锦泉表示。

[1] [2] [3]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