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非晶硅薄膜 3年太阳能价格追平火电

2010年01月19日 9:16 501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2009年9月26日,国务院发文将多晶硅列为产能过剩行业,并制定政策抑制各地的多晶硅投资热潮。这一政策一时将太阳能光伏产业置于尴尬境地。此间,由于国际多晶硅价格暴跌,成本与市场销售价格倒挂,不少规模小、技术低的多晶硅企业倒闭。
  但研究人士认为,“产能过剩”尚是“表面现象”,而令多晶硅产业前途莫测的还有上网电价问题。传闻中可能定在1.09元/度的上网电价,无疑将使大多数企业无利可图。
  “我们一直在呼吁国家尽早出台上网电价政策,给这些生产企业一些利润空间。”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告诉记者。
  2009年12月24日通过修订的《可再生能源法》被认为会给这些企业带来利好,因其“确立了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并将"电价附加"和"专项资金"整合形成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石定寰说。
  石定寰认为,国家实行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能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上网难”的问题。但他同时指出,如何做到全额保障性收购,还有待进一步解释。“目前全国已经建成了一批并网光伏发电项目,但到2008年6月,才有两个项目获得每千瓦时4元的上网电价,国内太阳能发电市场基本没有启动。这中间的主要原因是电价。”
  90%太阳能企业会亏损?
  虽有国家补贴,但太阳能在价格竞争中目前并无胜出的可能。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传统煤炭发电成本价为0.6元/度~0.7元/度,太阳能发电成本价则需要大约1.2元/度~1.3元/度,国家如果采用1.09元/度的上网电价,将令90%的太阳能光伏板生产商亏损。”
  “光伏产业能否发展,取决于国内市场的开拓,也取决于电价。”石定寰告诉记者,“电价决定了产业未来的发展态势。这是可再生能源发展遇到的共性问题。随着技术的进步,相关产品成本的降低,可再生能源发电电价应该往下调,但也要有一个适合产业健康发展的电价。如果电价很低、利润很小,企业也就没了积极性,更难以促进企业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这会对市场培育产生重要影响,也不利于产业的长远发展。”
  石定寰认为,建立科学合理的电价政策,尤其是尽快出台太阳能光伏上网电价非常重要。
  而中国对太阳能的补贴是才刚开始,属于起步阶段,所以除了依赖国家补贴,“更重要的是通过改善太阳能光伏板技术,降低成本,未来太阳能发电才能够充分发展。”石定寰说。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