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进民退”重组并发症:山西缺煤限电

2010年01月11日 8:55 406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小煤矿留下的缺口
  煤炭减产,电煤大量外流,被认为是山西电煤紧张的重要原因。
  产煤量下降,肇因于2009年开展的煤炭资源整合重组。“重组后,山西煤矿资源的集中度提高了,但煤炭产量并没有相应提高。以往,山西电厂主要依靠地方小煤矿供应电煤,现在小煤矿关闭,省内大煤业集团短时内又不能弥补供应缺口。”李建伟说。
  山西煤炭工业厅的数据显示:2009年1到11月份,山西煤炭产量累计完成54927.61万吨,同比减少2964.12万吨,下降5.12%。
  “近几年来,省内大矿产量虽有所增加,但是增加的产量,主要用于扩大钢厂洗精煤和省外长距离运输的电精煤,省内发电厂所需要的动力电煤并没有增加。”李建伟说。
  “现在省内煤炭供应非常紧张,一些大型煤矿根本没有库存,”商锡仁说,“这在以往是很罕见的。”
  尽管如此,根据山西电力行业协会的估算,山西每年7~8亿吨的产煤量,仍然足以应付本省8000万吨的电煤年需求量。但省外购买力的介入,一下使天平倾斜了。
  “山西省内大型煤矿多与省外电厂签订长期供应合同,省内电厂获取的资源有限。我们与煤矿有长期的合作关系,但是最近一段时间煤炭合同的履行率非常低。”太原第二电厂负责人说。
  眼下全国电煤紧张,“全国烧山西”,山西煤矿成了各省份的“救火队”,却不能保障本土的供应。
  山西煤炭工业厅对外表示,2010年全省煤炭产量将控制在7亿吨左右,同比增长8000万吨;2010年煤炭出省销量4.8亿吨,比2009年增加6000万吨左右。
  “从中可以看出,增长的部分主要用于出省,如果再考虑往年小煤矿产量统计上的误差因素,今年省内供应量实质是减少的。前几年煤炭企业洗煤后的副产品——洗中煤和泥煤还可部分供应电厂,目前各煤炭企业都有了自己的发电厂,副产品大部分内部自行消化。”李建伟说。
  煤荒就这样渐渐浮出水面。为应对紧急局面,李建伟所在的山西省电力协会已向政府建议抓紧时间恢复地方小煤矿生产,以减轻省内缺煤压力。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