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海啸时代”的国际金融格局
2010年01月08日 10:21 5834次浏览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分类: 相关新闻
“格局”已变 “秩序”不能不变
国际金融中心是一个经济与金融实力的集中体现,同时为维护与增强一国经济与金融地位扮演重要角色。
自从纽约取代伦敦成为世界首号金融中心后,英国一直充当金融体系(制度)输出国的角色,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即是很好例证。危机爆发前,英国还以“原则监管”与美国的“规则监管”相竞争,以吸引更多国际公司到伦敦上市。从当前及未来金融视角来看,欧洲坚持加强金融监管国际化是符合历史趋势的举措,欧洲金融中心将成为全球最全面和最严格监管准则的输出地。在伦敦金融城2009年9月公布的第六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伦敦和纽约继续占据前两位,香港和新加坡分列第三、四位,而法兰克福、芝加哥等金融中心排名出现下滑。
香港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在全球金融中心新一轮深度调整中赢得新优势,国际地位将不断上升。当美元取代英镑之时,美国产生了纽约国际金融中心;当人民币取得与中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相匹配地位之时,必将催生新的国际金融中心。在全球不断扩大的人民币交易、结算网络形成过程中,上海将快速成为人民币新产品研发中心和清算交易中心,香港将成为人民币的离岸中心。因此,随着人民币地位的提高以及国际化的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必然绘制新版图。
综上所述,在国际金融格局不断演变与调整的基础上,始终滞后的国际金融秩序正被迫进行调整,但是在国际金融格局已经变且不断变与国际金融秩序滞后且不愿变之间,国际金融市场必将持续甚至加剧动荡。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