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海啸时代”的国际金融格局

2010年01月08日 10:21 583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FDI流向骤变    中印促成大调整
  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一直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即便在“石油美元”大量涌现后,也未能扭转这一格局。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大幅下降。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2009年9月发布《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称,在愈演愈烈的经济和金融危机中,2008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量为1.697万亿美元,比2007年的1.979万亿美元下降14%。据UNCTAD预测,2009年全球FDI将下降30%-40%,不足1.2万亿美元,如若未来全球经济顺利恢复增长、各国力避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及全球金融体系逐步回稳,2010年全球FDI将缓慢回升至1.4万亿美元,2011年将进一步反弹至1.8万亿美元。全球FDI大幅下滑的主因:一是金融危机发端于发达国家,导致不少跨国公司紧急撤资以弥补总部资金紧缺;二是金融危机使得美国金融业务陷于停顿,融资枯竭限制了跨国公司的正常经营。
  值得指出的是,金融危机改变了全球FDI格局。2008年流入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的FDI继续保持增长,在全球FDI流入量中所占比例飙升至43%,达到7350亿美元;而引发金融危机的发达国家FDI流入量骤降29%,仅为9620亿美元,但美国由于“返巢”资金的作用而不降反升,继续成为全球最大的FDI目的地。2008年,中国FDI流入量达到1080亿美元,印度猛增至420亿美元。
  中印两大新兴经济体的强劲表现促成亚洲乃至整个世界FDI格局的重新调整,中印两国已占该区域FDI流入量的一半,占全球FDI流入量的1/10。在全球FDI收缩的情况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势而上,作为全球重要投资来源地的地位不断增强。2008年,中国对外投资增长111%,首次突破500亿美元,在全球排名第13位,在所有发展中和转型经济体中排名第2位,仅次于俄罗斯。今后,随着中国经济实力进一步提高和人民币持续走强,中国的对外投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1] [2] [3][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