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称的刺激:中国汽车出口导向结构待解

2010年01月06日 9:26 430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印度:小选择,大机会
  2010年1月,随着第10届印度汽车博览会的到来,小型车成了最大的亮点。几乎所有的跨国汽车制造商都在这里展出了即将在印度投产的小型车。丰田、铃木、通用、福特等都成为其中的焦点。与印度汽车产业政策的指导性建议一致,小型车已成为印度汽车市场的主力车型。
  在这一届的车展上,丰田汽车推出了小型概念车Etios。丰田印度公司表示,这款车在印度投产后,有望实现年产7万辆的目标。据介绍,这是丰田汽车针对印度市场推出的A0级产品。通用汽车印度公司表示,印度汽车市场具有极大的潜力。在推出相关的小型车后,其在印度的销量有望能达到10万辆,名为Beat的小型车将是通用汽车征战印度市场的利器。印度最大的乘用车制造商铃木也会推出新的小型车产品。预计,至少将有10款小型车出现在展会上。
  面对印度汽车市场的出现的全球机会,中国汽车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上汽和通用汽车已经决定联手进入印度市场,上汽通用五菱和上海通用的部分车型已经确定将被导入之一市场。这或可成为中国汽车进入印度市场的开始。
  与全球其他市场相比,印度市场在投资本身并没有严格的限制。诸多跨国汽车制造商已经在印度设立了独资公司,现代、丰田等都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与跨国汽车制造商相比,中国汽车缺乏的是对当地市场的了解,亦即在中国所被称之的本土化。能突破这一层限制,印度将是中国汽车不错的出口市场。
  俄罗斯:等待被激活的东欧
  2009年的金融海啸极大的打击了俄罗斯。预计,这个市场的萎缩与之前一年相比将萎缩50%。在这一变化的过程中,俄罗斯本土的整车制造商伏尔加汽车几近破产。后经过俄罗斯政府的多方救助,最终伏尔加汽车与其俄联储银行等俄方股东和雷诺与日产汽车签订了合作协议。由雷诺与日产主导伏尔加汽车的重组。
  在这一过程中,跨国汽车制造商在俄罗斯市场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部分跨国汽车制造商缓建或停建计划中的生产工厂。不过,已经在俄罗斯立足的整车制造商都导入了新产品以图度过眼前的危机。现在,俄罗斯市场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
  对中国汽车而言,2008年与2009年在俄罗斯并没有太大的收获。由于俄罗斯政府努力寻求拯救伏尔加的措施,从而限制了与拉达品牌存在直接竞争的中国汽车的出口。奇瑞、吉利、长城等都曾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现在,各方都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
  不过,这一市场仍具有极大的潜力。以俄罗斯为代表的东欧市场是欧洲市场下一个爆发的重点。能在俄罗斯立足,将对拓展其他的市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众汽车将斯柯达品牌作为其在这一细分市场的根据地。这种战略上的操作方式值得中国汽车重视。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