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企海外低价抢气 中石油入澳购气失败

2010年01月06日 9:16 529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事情的逆转,最初是因为布劳兹项目股东们对项目选址产生分歧:伍德赛德希望在澳洲西部的金伯利地区新建LNG生产线,以尽快实现产品销售;而其他股东主张将天然气通过管道输往1000公里外的Burrup地区,使用已有LNG产能进行加工。
  “如果这后一种方案,意味着布劳兹项目的投产可能将推迟10年。”一位接近伍德赛德的人士对记者说,这是急于扩张产能的伍德赛德无法接受的。
  “Burrup地区可能要到10~15年后才有富余的生产能力来处理用于供应布劳兹项目的天然气。如果选择在金伯利地区,那么在六七年后,布劳兹项目的LNG年生产能力就能达到1200万吨。”当时伍德赛德总裁Don Voelte说。
  然而由于其他股东的反对,Don Voelte的主张未能得以实现。
  “布劳兹项目总投资高达300亿至500亿澳元,在金融危机之下,世界各石油公司都计划缩减2010年的投资,要做出这么大的投资决定是困难的,这也是布劳兹一些股东希望将选址移到Burrup地区的原因之一,因为这意味着推迟投资。”高盛JBWere分析师彼绍普表示。
  价格谈判纠结
  选址分歧拖延了项目开工进度。而此时,国际市场形势又发生了重大变化。
  “2009年国际LNG市场不但价格暴跌,而且由几年前的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上述中石油人士说:“金融危机爆发后,能源市场需求下滑,同时,因克洛斯提伯能源公司在美国本土大量开发非常规天然气,使得过去的LNG大客户美国本土进口量锐减,导致国际市场供需失衡。”
  更为严重的是,此前卡塔尔针对美国市场需求在波斯湾西海岸建设了总量达7700万吨/年LNG产能,失去了美国市场后,卡塔尔方面不得不四处寻找买家,以低价抛售LNG来解决产能放空问题。这进一步加剧了LNG的暴跌。
  易贸咨询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1月国际现货市场LNG价格为10.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而7月时最低价格仅为3.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跌幅近70%,即便是12月,其价格也仅为7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这种情势的变化,令中石油在价格谈判上有了更多筹码。
  “在回归买方市场后,卖方不得不放弃高挂钩系数,国际LNG中长期合同价格系数再次回归低位。”负责中海油广东LNG项目运营的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公司一位高管介绍说,“对于目前正在谈判中的中长期供应合同,买方当前愿意接受的系数为0.148~0.149,而卖方的期望值在0.151~0.152之间。”
  由于在2008年上半年与卡塔尔签订高价LNG引进合同,让中海油在开拓华南下游LNG用户时面临尴尬的局面。“鉴于这类经验教训,在现在有利的市场形势下,中石油完全可争取更多有利价格条款,谈不拢就去找其他项目。”
  中方腰杆硬了,而急于启动布劳兹项目的伍德赛德也不甘于就范,多轮磋商未果之下,原定协议只好失效。

 

 

[1] [2][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