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兴产业寻资源 海洋蕴藏多金属结核矿区
2009年12月29日 8:51 3728次浏览 来源: 人民日报 分类: 相关新闻
“地心游记”
从深部找出路,地球物理探测装备基地正在筹建
中国人均资源短缺,资源勘探水平不高,开采利用率也比较低,这是制约未来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在地质学界和地质工作者队伍中,正兴起一场地质找矿大突破的讨论和技术实践。“揭开地球深部的奥秘,把视野延伸到深部,才能更加有效地寻找资源、减轻灾害。”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表示。
“我们就是要立足国内找矿,目前地表浅矿几十年找下来基本上都找完了,只能往深部走。世界一些矿业大国已经达到2500米到4000米,我们的探矿深度目前一般就到500米。”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固体矿产资源研究室主任刘建明研究员说,在地球深部,仅固体矿产资源就包括非金属、金属矿产,同时还有地下水、地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物质。
“目前正处于由地表矿向深部矿的转型期,原有的技术理论很难适用,必须创新。”刘建明认为。被形容为“地球探针”的超深钻探技术是探究地球深部的一个途径,可用来实现地质科学研究、深部资源勘查、自然灾害预测等重大发现。除了“地球探针”,在探地技术上,最关键是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不仅可以用于找矿,也可以应用到地球深部的石油、天然气、地下水等能源勘察方面。
但我国这项技术仍比国外落后不少,先进装备都是购自国外。刘建明说,不研制自己的装备,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如果国外实行技术封锁,结果就很糟糕。
刘建明透露,目前地球物理探测装备基地的建设正在筹划中,希望结束此前“研而不发”的局面,设立一个长期稳定的研发基地,将自主的地球物理探测装备搞上去。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