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三国与中国打造能源新丝路“世纪管道”

2009年12月24日 11:9 375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新闻图片200911241114171261624457890_6062.jpg

 

      12月14日,深冬笼罩的阿姆河畔,迎来了中国、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四国元首。由于能源纷争和双边博弈,中亚国家相聚的次数屈指可数。此次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撮合”下,四双手罕见地握到了一起,而“穿针引线”的是一条横贯中国和中亚三国的油气管廊带。
  被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喻为“现代丝绸之路”的“世纪管道”,起于土库曼斯坦,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进入中国的霍尔果斯,全长1833公里,不仅摘取了“世界最长”的桂冠,也是中亚针对俄罗斯以外市场的最大天然气出口线。
  土库曼斯坦国家通讯社不惜溢美之词,褒奖“大动脉”是“地区战略合作的典范”;而《今日哈萨克斯坦》则从战略高度预言,能源合作将进一步拉动区域间的经济合作。相比之下,俄罗斯媒体则颇有几分醋意,《独立报》就为俄痛失“垄断地位”而叹息不已。
  复旦大学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赵华胜教授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中亚号称“21世纪的能源基地”,仅土国的天然气储量就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尽管如此,当地居民却远不如中东富庶,基于目前中国的能源需求,两个地区的合作堪称互惠互利,但这种共赢并不针对任何其他国家。
  中国开展能源外交
  14日当天,胡锦涛主席和三位元首合力启动天然气阀门,中亚-中国石油管道A线实现通气,而同时铺设的B线预计年底焊接完毕,明年4、5月间投入使用。依照计划,该管道将与建设中的“西气东输”二期相连接。奔腾而下的中亚天然气可惠及中国中西部、长三角、珠三角的14个省市,直至南端终点香港。
  媒体津津乐道的除了管道的“长度”,还有“气”度。据俄塔社披露,6月,北京已与土国签署合同,约定后者在30年期限内,通过此条管道每年向中国供应4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同时,管道过境国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也承诺,共同担负每年300亿立方米的满额量。这意味着,此条动脉的满额通气量将高达700亿立方米,几乎等同于去年中国天然气的消耗总量。在外界看来,这无疑是缓解中国“气荒”的良策。
  进入11月后,中国华北、西北、华东等地区的天然气需求骤增,多个省市翘首待“气”。而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天然气产量预计为890亿立方米,供需缺口升至110亿立方米。由于中国在天然气上已捉襟见肘,预计2020年前,年进口量将由800亿立方米提高到3000亿立方米。对此,马来西亚《星洲日报》认为,胡主席的“中亚之行”,实为一场“能源外交”。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